針對北韓和伊朗將軍事設施或核設施深埋地下,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致力爭取國會撥款逾六千六百萬港元,研製專對付地堡的小型核彈,但國會公布的研究報告指,這種鑽地核彈能夠摧毀地堡,但也會在地面造成大量人命傷亡,若在人煙稠密地區引爆,可造成地面上一百多萬人喪生。
拉姆斯菲爾德認為,現時全球不少國家的重要戰略設施深埋地底,常規武器難動其分毫,非出動核武器不可,鑽地核彈的好處是,當量較用在地面的核武器少二十五倍,卻能更有效鑽入堅硬的石屎,摧毀深埋地下二百五十米的目標。
美國國家科學院科學家承認鑽地核彈可望成為地堡殺手,但強調鑽地核彈的殺傷力沒有相應降低,跟「在地面引爆一枚相同當量的核彈」並無分別,因為「鑽地核彈不能夠到達可以鎖住核爆炸的深度」,爆炸產生大量的放射性塵埃,若遇上不利風向,會導致地面大量人命傷亡。
報告指,若要摧毀七十米下的地堡,需要相當於三十萬噸炸藥的鑽地核彈,一百米深的目標,就要用上一百萬噸當量的彈頭,若在「人煙稠密地區使用鑽地核彈,造成的死亡人數可以由幾千到超過一百萬不等,視乎武器的當量而定」。
面對國會的質疑,拉姆斯菲爾德仍堅稱,研製鑽地核彈的計劃「合情合理」,因為有超過七十個國家將重要設施搬到地底深處,美軍需要研製針對地底目標的武器,他說:「我們只有大當量和非常骯髒的核武,所以放在面前的選擇:甚麼都不發展,只有大當量和骯髒的核武;或研製介乎兩者之間的武器。」
法新社/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