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韓問題,美國總統喬治布殊連任一百日後,其他內外政策都不得民心,令他的聲望跌落上台以來的新低──《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最近合作進行調查,發現他的支持率只得百分之四十七,美國人認為他已是「跛腳鴨」。
公眾最大不滿,來自對喬治布殊第二任期內政的中心要點:改革社會保障制度。他這兩個月就風塵僕僕在全國宣傳,包括周四晚罕有地在晚上電視黃金時段舉行直播記者會,呼籲年輕人為退休做好準備。
但觀察家指出,退休後的事,並非大眾現下最關心的問題。民調機構「蓋洛普」分析員紐波特指出:「一般美國人仍然對就業、醫療保健費用、油價等十分緊張。」
外交方面,喬治布殊的心思主要仍放在伊拉克。雖然該國一月成功舉行了大選,卻沒有給喬治布殊帶來太大幫助。民調專家佐格比指出:「機會已錯失。他沒有把握伊拉克大選,博取民眾支持。我不曉得他還可以做甚麼。」
另一個困擾白宮的問題,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人選。喬治布殊提名的博爾頓,是主管軍備控制的助理國務卿,被視為新保守主義代表人物,曾多次公開批評聯合國,更被指曾有威嚇女下屬、誤用情報等不當行為,提名惹人爭議。佐格比亦指出,公眾向來認為「不能再連任的總統不中用」,喬治布殊已被貼上這標籤:「現在是跛腳鴨時期。這隻鴨會一天比一天跛。」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