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外滙交易中心昨午罕有地出現一宗人民幣「升值盤」,該宗以每美元兌8.2740人民幣的小額現貨交易,升穿98年金融風暴以來、一直被認為官方允許的8.2760至8.2800交易區,消息令港元及港股一度飆升,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折讓叫價,曾擴闊至4900點子,其後人民銀行澄清滙率政策無變後,市況才略為回穩。
交易員相信,出現這椿「升值」懸案,是技術錯誤多於有人蓄意試盤。不過,事件已足夠令炒賣人民幣升值的氣氛再度升溫。市場指出,儘管人民幣在五.一黃金周後升值的謠傳,隨着假期結束將不攻自破,但短期內炒人民升值的誘因,仍遠較持美元長倉的吸引力大。
交易員解釋,在憧憬人民幣升值前提下,外滙交易中心沽美元一直遠多於沽人民幣,而內地莊家會按官方的現貨中間價,即每美元兌8.2765買賣,但昨午市場一度出現無人承接美元沽盤的單邊市況,人行亦沒有在8.2765位置擺價,才形成一宗報價(8.2740)即使偏離官方水平也立即成交的情況。
人行發言人接受電子傳媒查詢時澄清,有關交易完全是市場行為,又強調人民幣基本滙率沒有改變。
受消息刺激,港滙一度轉強至7.7940,1、3個月拆息下跌10多點子,但消息淡化後,港滙回穩至7.7950至7960水平,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合約折讓價亦收窄至4600點子。
有官方背景的《中國證券報》,昨日以頭版報道稱,「現在應該是改變人民幣滙率制度的時候」,又引述專家意見認為,可逐步放寬人民幣滙率浮動區間,恢復98年金融風暴前的有管理浮動滙率制度,「一旦變動,其幅度不過幾個百分點,不可能達到10%」。
摩根大通的中國首席經濟師FrankGong預測,內地將於下周放寬人民幣滙率至8.2700水平,高盛則估計,人民幣將與一籃子貨幣掛鈎,初期滙率升值2%至3%,一年內將升5%至10%。
對於出現高於官方滙率的人民幣交易,滙豐環球資本市場區域外滙策略員甄善榮(RichardYetsenga)表示,由於現貨交易只可在中國本土市場進行,故理論上不存在投機成份,上述成交應被視為偏離官方價格的非慣常交易活動。
市場揣測下周人民幣滙率將有變動,但他重申滙豐的立場認為,中國官方會按部就班,先進行一系列本土改革,包括外滙市場交易及推出配合金融體系發展的產品,距離放寬滙率還有一段時間,該行預期今年內人民幣滙率亦不會改變。
豐隆銀行(香港)財資部主管李子凡說,雖然官方澄清滙率政策無變,但由於市況相當敏感,故人民幣及港滙後市仍然傾向炒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