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銅鑼灣時代廣場著名泰國菜館「金象苑」懷疑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馬鞍山信義學校二百名師生及家長,周日集體在該菜館吃自助午餐後,有五十五人先後出現屙嘔及發燒等食物中毒症狀,患者多數曾進食肉排、黑糯米及芒果布甸等食品,衞生署初步懷疑是細菌性中毒所致。 記者:梁洵瑜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該小學於本月二十四日,有二百人到金象苑泰國菜館吃自助午餐,其中五十五人在用餐後的五十五小時內,先後出現腹瀉、惡心、肚痛、嘔吐及發燒症狀,其中三十三人向私家醫生及公立醫院求診,但毋須留院。
受影響的患者包括二十男三十五女,年齡介乎六至六十八歲,其中十二人年齡在十二歲以下。雖然自助午餐的食品種類逾三十種,但該中心初步調查後發現,患者多數曾吃肉排、黑糯米及芒果布甸,懷疑是感染沙門氏菌及副溶血性弧菌,須進一步化驗病人糞便樣本予以確定。
食環署昨派員到該食肆調查,發現該食肆衞生環境一般,該署人員稍後抽取食物及環境樣本化驗。
馬鞍山信義學校李校長接受查詢時稱,該活動是家長、教師及學生一起參與的親子旅行,在周日到港島旅遊,並交由旅行社安排,行程包括在金象苑泰國菜館吃自助午餐,當時進食並無察覺食品有異樣或異味,「回程喺車上面,個個都好滿意行程」,當日也未接獲有人進食後不適。但一、兩天後,開始有學生及個別老師出現輕微屙嘔,校方遂通知衞生署跟進。他強調,其實只有五、六名學生不適需要請病假,以及個別一、兩位老師不適,未影響上課及課外活動。
本報昨到懷疑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金象苑採訪,受到職員阻止,職員並否認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更召喚保安人員阻止採訪。該店昨晚沒有回應本報查詢,而且如常營業。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回應稱,夏季會有較多細菌性食物中毒個案,今次事件中,芒果布甸及肉排或可能受沙門氏菌污染,因為沙門氏菌主要存在於禽畜及蛋類內,而布甸是由未熟的雞蛋製成,故較易含有沙門氏菌;而副溶血性弧菌雖然主要在海產上發現,但也有機會在烹飪過程時,由食物交叉污染所致。
本港今年至今已有至少十一宗食物中毒個案,衞生署呼籲市民及食物從業員要徹底煮熟食物,以及要將生熟食物分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