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電影業高調張揚計劃追究下載電影的侵權網民,但互聯網供應商及法律界均指出,一旦採取行動興訟,存在不少技術和舉證的困難。互聯網供應商協會副主席葉旭暉更明言,版權持有人很難依靠他們提供的資料,成功證明被告侵權行為。
身兼電影工業應變小組成員的香港影業協會執行總幹事叢運滋昨表示,若小組決定採取法律行動,需先向法庭申請批准,要求互聯網供應商提供涉嫌非法下載的用戶資料,以便小組提出民事索償。
叢運滋說,根據互聯網供應商條款,用戶有責任確保其戶口不會從事不法活動,否則需負上法律責任。
不過,葉旭暉指出,版權持有人雖可向法庭申請手令,向互聯網供應商索取侵權者的資料,但供應商保存的紀錄不會仔細至「某年某月某日邊個喺電腦做乜」,不足以供版權持有人作為證據,證明有關用戶侵權。
律師梁永鏗也認為,現時沒有法例可控告非法下載的市民,估計法庭也不會輕易批出有關手令。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表示,外國有法例規定互聯網供應商須保留用戶的哪些資料及保留期限,但本港並無有關規定,因此他們提供的資料可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