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院度過難忘童年<br>積極四女勉勵逆境孩童

兒童院度過難忘童年
積極四女勉勵逆境孩童

美如、綺嫻、Elaine及深遠因着不同的家庭問題,於八十年代初被送進聖基道兒童院,四個女孩在院舍裏度過開心難忘的童年,至今一直維繫着一段珍貴友情,亦不忘勉勵逆境中的兒童要自強不息,積極生活,並珍惜身邊的朋友。

今年二月,美如與綺嫻投資開設美容院,日前記者約了Elaine及深遠到訪好友的美容院,暢談四人昔日在新界大埔道十三咪半(聖基道兒童院的舊址)一起生活的點滴,勾起不少開心回憶。

偕同子女出外遊玩
當年只有六歲的美如,與三名姊妹被送進兒童院,她表示:「我同家姐、妹妹同埋佢哋三個都喺同一個家舍長大,成班細路一齊玩,好快就熟絡;大家十六、七歲離開家舍之後,成日約見面、傾電話,每逢生日又會出嚟食飯,感情愈嚟愈深。」
二十九歲的美如曾從事文員,現有一名兩歲的女兒。今年二月她與綺嫻合資經營美容院,Elaine及深遠皆十分支持,除了介紹身邊的朋友前來光顧之外,深遠亦不時協助美如照顧幼女,讓她專心工作,美容院已成為她們的「聚腳點」。
早年,她們先後信奉基督教,現時每星期皆在同一間教會聚會,間中亦各自帶同子女出外遊玩。

學會獨立待人處事
二十六歲單身的綺嫻曾任職美容師,她於六歲時與兩名姊姊入住院舍。她勉勵院童:「唔需要介意自己喺邊度長大,覺得自卑、唔開心,最重要係珍惜身邊每份友誼。」
她們在兒童院的日子中,除了讀書之外,亦要負責清潔院舍及煮飯等雜務,對於年紀輕輕的她們來說,擔子不輕。然而,她們卻懂得分工合作,彼此鼓勵。這些院舍工作,讓她們學識獨立,照顧自己以及待人處事,對日後的成長有莫大的幫助。
Elaine從事文員,其同齡的丈夫為兒時的院友,兩人育有兩名女兒,今年分別四歲及八歲。Elaine於一歲時入住院舍,自小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習慣以哭泣來發洩情緒。
二十九歲的Elaine向記者細訴箇中點滴:「細個覺得好似俾父母遺棄,好唔開心,但喺院舍度識到一班好朋友,互相扶持,佢哋教識我點樣獨立、生活得開心,之後性格變得開朗同埋堅強。」

院舍家長悉心照顧
二十七歲的深遠曾從事文職,現有一名六歲的女兒,她道出院舍家長對兒童成長的幫助,「院舍家長對小朋友嘅真心關懷,係會令小朋友感覺到被愛,有助佢哋建立積極、正面嘅價值觀。」
其身旁的美如亦認真地說:「你唔好覺得自己係比人唔同,有啲嘢唔係你可以控制,最緊要係積極生活,雖然我喺兒童院長大,但我可以話畀人聽,我有一個好快樂嘅童年。」

香港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成立於1935年,收容來自破碎家庭的兒童。為了激勵現時生活在逆境的兒童,積極生活,該院現正籌辦「好好生活」選舉,將選出十名來自破碎家庭,並曾入住該院或其他兒童院舍,現在依然好好生活。參加者需年滿十八歲,截止提名日期為五月十五日。
查詢:25201056
網址:www.skhsch.org.hk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

右圖:美如(後排左一)、Elaine(前排左二)及綺嫻(前排右一)一起在兒童院出席院友的生日會。
圖片由美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