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陸訪問的國民黨主席連戰,昨日到南京中山陵拜謁,成為兩岸分治五十六年來首位拜謁中山陵的國民黨主席。他期盼兩岸同胞「和平、奮鬥、救中國」,發表謁陵感言時則糅合了兩岸的政治風格,既有台灣造勢大會般的問答,也有在大陸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共宣傳術語。
頂着三十二度高溫,連戰昨晨緩緩步上中山陵,邊走邊向兩旁的民眾揮手致意,三百九十二級階梯足足走了三十分鐘。
在祭堂內,署名「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暨全體同仁」的花圈安靜地站在孫中山銅像的兩旁,宣讀祭文、獻花、三鞠躬、默哀一分鐘,拜謁行禮如儀,與國民黨人拜祭蔣介石、蔣經國時的禮式非常相似。
連戰在現場揮毫,用毛筆寫下「中山美陵」四字。但這四個字卻引發內地網民爭論。有人說是指孫中山與宋美齡,合稱「中山美陵」;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中山英陵」,還批記者不識字,更有網友取笑連戰「字真醜」。
連戰隨後在「博愛」牌樓下發表感言,細數孫中山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他推崇孫中山不但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期盼兩岸同胞牢記孫中山彌留之際的囑託:「和平、奮鬥、救中國」。連戰在中山陵的講話,一方面已有中共的影子、中共的用語,另方面也把台灣政治人物競選的風格帶到大陸。
他提到兩岸經濟發展目標時,用了中共最時髦的「小康社會」一詞:「讓台灣能夠持續不斷的經濟發展,均富社會的建立,讓大陸快速成長,小康社會的完成,這才是我們今天應該念茲在茲全力以赴的總目標。」在說到「和平、奮鬥,中華民族有前途、有出息」時,連戰照着在台灣競選集會時向群眾講話的習慣,提高聲問「對不對?」,隨團成員及民眾果然也跟着叫:「對!」
在連戰說到「讓我們能夠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真正地做一個揚眉吐氣中華民族」時,隨團成員也高聲叫好,作為回應,儼然在台灣的政治騷。
連戰夫婦在南京原國民政府總統府裏逗留了個半小時,細細觀賞展品、聽取介紹。在總統府國府會議廳裏,掛着中華民國國旗與國民黨黨旗,連戰興奮地在兩面旗子中間留影,並在貴賓冊留下「和平奮鬥救中國」七字,落款「民國九十四年」。
中共南京市委書記羅志軍設午宴款待連戰;至晚間,連戰一行到夫子廟,享受「秦淮八絕十六道」的風味小吃。連戰今日將飛往北京,明日將赴北京大學演講,並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