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平常心面對大上落市

英之見:平常心面對大上落市

外圍表現並無特別,港股只是自行向上突破,久不久香港走勢便和外圍脫鈎,筆者近期運道一般,又遇上這樣的情況。現在應該只是挾淡倉,尚未確認氣氛轉好。
早前淡友殺氣騰騰,直指13000是共識,現在輪到資金流入,突破14000似乎在望。其實大市並不如我們想像之精采,低位展現了不俗的抗跌力,跌市不用看得太淡,但目前回升,亦不覺得特別牛氣沖天。當成大型上落市,高位其實更加不應太過雀躍,只要大市回復平靜沉悶,追入便已經相當沒趣,還未計再試低位的風險。

在弱勢股中尋寶
這種日子要有平常心,高位保持戒心,低位積極一點,如果跟隨大市步伐,反而容易焦頭爛額。雖然恒指逼近14000,有不少股票是處於弱勢,不妨在這些股票中推敲,是有危險大家一齊看美國經濟下半年放緩,但這些股票的弱勢,應該只是技術性理由居多,有基金套現,令跌幅稍大,已經有好幾個化險為夷的例子。後市是看不透,不過股價有壓力,便已經增加了值博率。
也不是刻意賣關子,只是新例之下,筆者客戶的戶口行動也計算在內,最致命的是30+3天的限制,始終本業是資產管理,希望大家見諒。
不談香港股票,外國股票反而可以自由作例。剛收到經紀朋友通知,泰國航空因為傳出機師可能罷工,在兩天內急跌了10%,如果換轉是以往,筆者一定飛身入場。但近年心態有些轉變,對個別行業的興趣大減,航空業是其中之一。航空公司之間競爭大,固定成本又高,加上認為油價只會反覆向上,成本上更加不利。國泰航空(293)已經是一間相當卓越的公司,可是估值卻始終不會太高,還是將精力放在其他有機會在本行中建立優勢的公司,或者留待航空業出現更多的整固才算。香港投資者對各行各業都興趣十足,其實是不成熟的表現,投資和投機不同,投資是相當視乎一間公司能否建立競爭優勢,有些行業結構未容許,管理層識飛也沒有用。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