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投石問路 - 李怡

李怡專欄:投石問路 - 李怡

國民黨主席連戰今天出發,到中國大陸訪問,並定於本星期五與胡錦濤總書記會談。下星期四,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會到大陸訪問八天,而且是胡錦濤親自發的邀請,自然也會與胡會面。這是兩個台灣最大在野黨,第一次以黨的最高層名義訪問大陸。
對北京來說,連宋來訪,無疑是送給中共的一個大禮。因為自《反分裂國家法》制訂後,整個國際社會都沒有好評,歐盟更因此而擱置了撤銷對華軍售禁令,日本在釣魚台與東海資源爭議上趨於強硬,也振振有辭地表示擔心中國的《反分裂法》會被運用到其他中國認定是它的領土而實際仍有爭議的問題上。連宋來訪,至少證明台灣在野政治勢力,願意在《反分裂法》之後與中共達致和解溝通,讓中共有理由向美國與國際社會表示,《反分裂法》不是「戰爭法」。
台灣執政當局起先對連宋分別接受邀請反應極為負面。陳水扁開始時說「國共和談」是「時空錯亂」,更危言聳聽地說上次國共和談「失掉大陸」,這次會「失掉台灣」。經過互擲「狠話」之後,形勢已有轉變。陳水扁在上周六表示,連宋訪中能與中國相關人士直接交換意見,可以提供我方第一手意見,連宋可當作兩顆石頭,「投石問路」,因此給他們祝福。陳水扁並在連戰動身前一天,與他通了電話,宋楚瑜也表示會在行前與總統府方面交換意見。

陳水扁態度轉變的原因來自美國的意向。台灣方面有消息透露,連宋接受邀請前曾向美方探詢,而美國國務院隨後公開表示「讚許與歡迎」。扁政府探詢美方意向時,美方表示,北京先經過連宋再跟扁談,是「符合台灣利益的動態發展過程」。為此,阿扁決定對連戰釋出更大善意,並從台灣主體性出發,將連宋訪中整體定位為「投石問路」。
「投石問路」的意思,就是扔一塊石頭,看有甚麼反應,接下去就是民進黨執政當局自己要走這條路了。
台灣的民調顯示,有四成多的民眾,贊成連宋「登陸」,不贊成他們「登陸」的分別有二成七與三成二。儘管面臨中共的導彈威脅和《反分裂法》恫嚇,四成三的台灣民眾仍認為應加快兩岸交流速度。不過,連宋「登陸」卻未對台灣民眾的統獨意識構成影響,最新民調顯示,目前傾向統一的民眾比例為一成五,希望獨立的有二成一,主張維持現狀的佔五成二,跟過去的民調比例相近。
連戰、宋楚瑜、陳水扁,要爭的都是台灣的民意。只有選票,才能有助於他們樹立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連戰已表明,在本周五與胡錦濤會面時,他會坦率表示台灣人民難以接受中共的「一國兩制」,兩岸政府應暫時擱置主權爭議,立即進行談判磋商,他會建議兩岸簽訂「不獨不武」的和平協議,即台灣宣布放棄台灣獨立,而中共宣布放棄武力攻台。
據筆者估計,北京接受連戰這個「不獨不武」的和平協議的可能性甚大,至少不會排拒。因為對連戰來訪送給北京的為《反分裂法》解禁之大禮,北京不能沒有回報;而更重要的,是中共施政一向都是「個別情況個別處理」,一切都是權宜之計,沒有一貫性。台灣宣布「不獨」,是真的遏制了台獨,但中共宣布「不武」,它要武的話還是可以隨時找一個理由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