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醫院管理局即將推行的標準藥物名冊,一項調查顯示七成受訪醫生及市民均相信,醫管局實施此措施是為了紓緩財赤,八成受訪醫生更擔心實施後會增加與病人發生衝突的機會,逾六成半受訪市民則擔心無能力負擔所需的自購藥物費用,但不少受訪市民仍願意為自己的疾病承擔每月一百至五百元藥費。
「全民健康動力」與「香港公立醫院、衞生署及大學醫生協會」合辦的調查,訪問了六百七十多名市民及一百四十多名公立醫院醫生。結果發現,雖然醫管局強調有關措施並非為了滅赤,但分別有逾七成的受訪市民及醫生,均不相信醫管局說法,認為措施是為了紓緩財赤。
逾六成半受訪市民擔心無能力負擔自購藥物費用,三成人擔心醫生強迫服用較昂貴的自購藥物;但九成人稱當自己患病要服用自購藥物,每月可負擔的藥費在一百至五百元之間。
此外,八成受訪醫生認為有關措施實行後會增加與病人之間的衝突;五成人認為醫管局要求醫生執行有有關措施是不公平,因為醫生在制度上無反對權,卻可能要面臨很多病人的不滿及投訴,令醫生置身在管理層與病人的夾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