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撥款不足

醫療服務撥款不足

李國麟
立法會(衞生服務界)議員

今年度財政預算案在醫療衞生層面上投放的資源不足,衞生服務的預算撥款再次被削減。新一年度醫院管理局獲撥款二百七十二億元,較去年度撥款少九億,減幅達3.3%;而衞生署所獲撥款亦減少至約二十八億元。面對人口增加及人口老化問題,公共衞生及醫療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在公共衞生撥款不斷被削減的情況下,醫療體系的運作必然受影響。
施政報告強調一個有效和健全的衞生政策及醫療制度,不應只着重治療病人,更要做好預防疾病及教育的工作。預防疾病乃衞生署其中一項職責,經過沙士一疫,公共醫療機構及市民都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但財政預算案公布新一年度在預防疾病的撥款將減少3.2%,在減少資源的情況下,如何確保衞生署可維持現有服務質素確成疑問。
去年成立的衞生防護中心已開始運作,上年度中心獲二百一十六萬九千元撥款,但今年度獲得的預算撥款將減至預算的一百三十二萬一百元,減幅近四成。在這個減幅下,防護中心各醫護人員的數目及比例,是否能應付工作;防護中心還有足夠的資源提高處理傳染病的應變能力,從而強化香港的傳染病緊急應變系統嗎?由於投放資源不足,試問我們憑甚麼確保香港的傳染病緊急應變系統能有效運作,更遑論能有充足人力物力,加強宣傳及教育市民提高衞生意識。
政府一向積極提出為長者提供預防疾病服務。在施政報告中,便提及重整長期護理資源,將院舍住宿改為長期護理宿位,為體弱者提供持續護養照顧,以及在醫院以外為長者提供療養服務。

另外又計劃提供長者綜合健康護理服務,衞生署將透過十八間長者健康中心,及十八支長者健康外展隊伍,為長者提供服務。可是,本年度長者健康服務的撥款只有一點四八六億元,負責的醫療人員和護理人員的數目亦分別只有三十四及一百人,平均每間長者健康中心服務的醫療人員及護理人員,分別為一點九及五點六人。面對年老人口不斷上升,投放於長者健康服務的資源明顯未足以應付需求。
另外,加強公共健康推廣計劃,向市民灌輸健康生活方式,亦是醫療制度不能缺少的一環。在預算案中,衞生署不但沒有增加相應的資源配合推廣工作,反而預算來年參加健康教育活動的人數會減少至一百一十萬人次,這確實令人質疑當局如何分配資源及對教育及促進市民健康的承擔。
隨着人口結構的改變,人口老化及疾病種類不斷變種,市民對公共醫療服務的需求逐年上升,醫管局卻連續四個財政年度遭削資,迫使醫管局面對嚴重財赤,估計下年儲備將用盡。
醫管局雖表示服務成本下降及在提高服務效率上,可以令運作開支減少,又表示透過目標資助和調整收費來應付撥款減少帶來的影響。可是,減低服務成本不外是在有限的資源內,減少醫護人員數目,或增加前線員工的工作量。這只會讓前線員工的工作量增加,影響工作表現。

隨着香港人口將增至七百萬,人口老化及男女的預期壽命上升,在衞生及醫療服務需求方面朝向穩步向上的方向;供求與資源投放不能達到平衡時,服務質素便會下降,最終受影響的是市民。
為此,我懇切希望財政司司長能適當地調整在醫療衞生護理服務的撥款。長遠而言,政府應教育市民正確的健康觀念,包括注意個人衞生、預防疾病及定期檢查身體。另外,應落實研究醫療保險、醫療融資等方案,解決現時醫療體系入不敷支的問題,維持香港良好的醫療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