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進行諮詢的中學教學語言及升中機制對「一條龍」英中不利,一批小學名校的家長教師會代表昨日大反擊,狠批新建議與「一條龍」學校政策互相矛盾,八成多受訪者更指有關建議不合理。提出建議的教統會專責小組主席田北辰昨安撫說,當局或容許「一條龍」學校押後推行新教學語言政策。 記者:謝明明
教統會提出英中必須每年均取錄八成五適合以英語授課的新生,否則便要轉為中中;由於「一條龍」學校的中學部要全收小學部的學生,難以保證年年達標,不少附設小學部的傳統名英中都面臨兩難,一是放棄英語授課,一是不與小學部結龍。
與署理特首曾蔭權母校香港華仁書院有直屬關係的番禺會所華仁小學,其家長教師會教育政策關注組昨舉行檢討中一派位機制諮詢大會,有七十位來自多間小學的家教會代表出席。
該會代表譚偉傑稱,該校早前訪問九百名家長,八成三認為「八成五指標」不合理。該會指新中學教學語言建議,與「一條龍」學校計劃矛盾,嚴重打擊「一條龍」學校計劃,建議由中學自行決定教學語言。
另外,九成一受訪家長認為,新中一派位機制中建議以師兄師姐成績決定翌年師弟師妹升讀中學的組別不合理。
該會另一代表鄭李忻琴則要求當局仿效美國芝加哥,成立獨立的教育改革委員會,探討及決定教育改革政策;她又要求將諮詢期延長兩個月至九月。
負責制訂有關政策的教統會專責小組主席田北辰在諮詢大會後表示,對由中學自決教學語言有保留,因為人口下降,學校都會爭取高能力學生,校方很難判斷學生適宜用甚麼語言學習。他稱,該小組現正考慮為「一條龍」中小學設寬限期,或推遲教學語言推行時間表。
田北辰又主動澄清,他早前指家長對教學語言政策檢討所提意見是「噪音」一事,「我覺得自己語氣係重咗啲,可能唔應該用噪音呢個字。」但他不認同外界指當局進行「假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