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人誌2:圍村老檔客家小店吃出人情味

飲食人誌2:圍村老檔客家小店吃出人情味

大埔墟與粉嶺聯和墟熟食中心的大牌檔,均由舊墟街市搬上樓,現在這等老檔口冷氣開放,無疑設備完善,衞生環境確比以前整潔得多,只慨歎昔日風貌全失!可幸至今尚有大班老街坊撐場,令這等有半世紀歷史的客家與圍村風味小檔,食物味道依舊,人情味亦依舊。

記者:李淑芬
攝影:林栢鈞、楊錦文、李淑芬

圍村奶茶沖足半世紀

「這個檔仔,養活我們三代了。」聯和墟街市熟食中心的「海記」老闆彭生這樣說。彭生是地道粉嶺圍圍村人,50年前的舊墟街市一邊是魚市場,一邊是菜市場,彭生父親就在中間開小茶檔,讓耕作後到市場交易完畢的農民坐下小歇,啖奶茶食麵包,樹蔭下閒話家常。現在老檔口遷上新街市熟食中心,人情味比任何創意美食更重要,幫襯「海記」數十年的老主顧,最愛這兒的紅茶。問沖茶秘訣,彭生這樣答:「水滾茶就靚。」真的那麼簡單?當然不是,他只選用錫蘭紅茶葉:「大陸茶葉沒錯平三四倍,但有苦味。」煮滾茶葉後,要隔網沖撞兩三次,才能沖出夠茶味的紅茶。現在的「海記」兼做小炒,彭生聘請廚師負責廚房工作,自己主力做水吧,好方便邊沖茶邊與熟客聊天。

至正推介:熱奶茶$8
彭生自選紅茶茶膽,由四種粗幼不一、茶味不同的錫蘭茶葉混成,熱騰騰的茶沖入適量「黑白」牌全脂奶,有茶香,亦滑溜:「用全脂奶沖,才會又香又滑。」

■多得彭生每早混茶葉,才有又香又滑的奶茶。

蓮藕章魚豬骨湯
普通大牌檔,例湯只用大膠碗盛載,彭生怕湯放久會變涼,故以瓦煲盛載,光顧晚膳即奉送。

骨髓燴三鮮$32
白滑牛骨髓已不是隨處可吃到,在這兒嘗到着實驚喜。

蛋白南瓜鮮魷$40
蛋白炸南瓜及鮮魷原來是絕配,南瓜極腍,魷魚夠鮮味。

食客有Say

黃伯(右):「我75歲了,飲老彭的奶茶飲足40年,奶茶夠香,服務又好,價錢又實際。」

海記美食坊(26755007)
地址:粉嶺聯和墟街市2樓
熟食中心10號舖
營業時間:6:00am至11:00pm

客家小吃傳統風味

上水、大埔一帶住了大量客家人,大埔墟熟食中心的「有記」老闆一家也是客家人。1966年,因政府要收地發展,李生一家便由船灣淡水湖搬出市鎮,領政府牌照在舊墟賣家鄉特食,距今已有四十多年,街坊食客由細食到大,小食檔仍保留傳統風味,老人家時常幫襯,單一碗狗仔粉、一件茶粿,以三四元換取那滿足笑容,絕對超值。
店子小人手有限,缽仔糕、馬拉糕、馬蹄糕、菜肉包、糯米糍、芝麻茶粿、客家茶粿、狗仔粉等食品均限量供應,當真要買趁早。遷上熟食中心後,老人家依舊幫襯,小朋友愛吃甜點,OL也會買來做下午茶。李太曾說:「由舊熟食檔搬上來,萬多元的租、水電煤,皮費太貴,都有想過結業。」我說:「你們結業,損失的是我們。」因這些文化小食本身已是香港「文物」。

我哋兩公婆每日朝六晚九,親手炮製客家小食。

至正推介:茶粿$3
客家茶粿類似雞矢藤的做法,以天然植物葉墊底,上放粉糰蒸熟,上水大埔多客家人聚居,這傳統茶粿極受他們歡迎。

狗仔粉$8
六七十年代街頭小食,粉條由粘米粉開水溝成糊,然後用濾網慢慢溜入熱湯中,邊溜邊攪,粉條就變成尖頭尖尾,像唐狗尾巴,因而得名,啖之湯底濃稠,蝦米、冬菇亦有咬口。

缽仔糕$3
日賣過千,是店子最受歡迎小食,午市過後定必大排長龍,甚至有人一口氣買十多個,與同事於下午茶時段同享。

黑芝麻茶粿每個$3
賣相幾醜樣,但咬落口感極好,黑芝麻粉糰混入炒香花生,茶粿軟腍,花生脆口,這也是很受歡迎的小食。

食客有Say

鄭仰芳小朋友:「我最喜歡吃馬蹄糕和芝麻茶粿,吃兩個可以不吃飯!」

有記茶果
地址:大埔鄉事會街
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
營業時間:6:00am至8: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