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傳統醫治冠心病的降膽固醇藥物,原來只要提高劑量,即可獲進一步療效。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高劑量的降膽固醇藥物「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阻止心臟血管粥樣硬化惡化,更能把粥樣硬塊的厚度減少,並將增加心臟病發風險的C反應蛋白水平降低,而長期服用對身體也無大礙。但由於長期服用高劑量才能維持顯著療效,病人的藥物成本將增加近五倍,故此療法主要針對高危的冠心病病人。 記者:黃秋豪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主管余卓文醫生稱,研究於○二年年底進行,一百一十二名冠心病患者分為兩組,一半服用十毫克(即低劑量)的降膽固醇藥物「阿托伐他汀」,另一半則服用八十毫克(即高劑量),研究為期六個月。
結果顯示,服用高劑量「阿托伐他汀」病人,不僅有效阻止血管粥樣硬化惡化,更減少了粥樣硬塊的厚度達一成;而服用低劑量的則只能阻止血管粥樣硬化惡化。
研究又發現,高劑量的「阿托伐他汀」能降低低密度膽固醇的水平近四成,較低劑量只能降低約兩成為佳。血管內的粥樣硬塊中含有一種名為C反應蛋白,此蛋白愈多,表示出現心臟病病發的機會愈高。研究顯示,高劑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大幅降低C反應蛋白的水平達六成六。
余卓文說,該研究是全球首次發現高劑量降膽固醇藥物能減輕冠心病患者血管內壁粥樣硬塊。降膽固醇藥物是傳統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只是以往病人一般服用低劑量。長期服用高劑量的「阿托伐他汀」對身體並無大礙,只有約百分之二的病人會出現肝功能減退現象,但只要停用藥物一段時間即可回復正常。
余卓文又指出,由於長期服用高劑量的「阿托伐他汀」才能維持顯著療效,而此舉會令病人每日的藥物成本由每天四至五元增至二十元,但強調此種療法主要針對高危的冠心病病人,如本身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病人。
此外,中大心臟專科今年引入一部名為「動脈硬化測定儀」的儀器,可在五至十分鐘內量度出體內主要血管的硬化程度。余卓文表示,此儀器不但較傳統方法如超聲波、照血管鏡快速和安全,而且可診斷早期的粥樣硬化,較傳統方法只能診斷嚴重的粥樣硬化為佳;但他也稱,需要進行更多研究後,才能作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