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仲裁中勝訴而獲准下月大幅加價逾六成的東區海底隧道,其實早已賺取了約二十五億元的累積盈利,有財務學者經計算後發現,東隧股本回報率高達兩成,而非東隧本身公布的只有一成三,立法會議員懷疑東隧利用會計方式壓低回報率「瞞天過海」,令隧道可以在連年賺錢的情況下仍然獲准加價。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十多名司機代表昨到東隧大股東中信泰富集團總部,抗議東隧加價。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將於今日開會討論東隧加價問題,據了解,政府與東隧磋商暫緩加價的談判已失敗,東隧將如期下月加價,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則拒絕出席會議。
會議前夕,中文大學財務學副教授蘇偉文去信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劉江華,就東隧的回報率提出質疑,蘇偉文指出,東隧公布回報率只有百分之十三點六四,低於仲裁規定的百分之十五至十七合理回報,但根據東隧年報公布的資料,東隧從未有交代回報率的計算方式。
蘇偉文表示,若根據東隧年報公布的財政數據,東隧合約自八六年生效至今十七年共有累積盈利約二十五億元,其中前年盈利為二億五千萬元,以一般常用的會計方式及按東隧股本為七億五千萬元計算,東隧十七年來每年平均回報率達百分之十九點六,而前年一年的回報率更達百分之三十三。
他又表示,另一疑點是東隧公司財政結餘一直保留大筆巨款,前年為四億六千萬元,大額結餘在會計上變相加大了股本,會大幅拉低回報率,一般私人機構絕不會如此;另外,東隧的借貸及利息開支都已在每年的盈利中扣除,亦不應計入回報率中,否則便是雙重計算。
劉江華表示,已要求東隧今日在會上作出解釋,他非常關注東隧以玩弄財技方式令回報率偏低的問題,政府應與東隧談判,改用較公平的計算方式,不應再任由東隧宰割;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不希望東隧隱瞞資料,以瞞天過海方式加價。本報昨日多次向東隧查詢,但未獲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