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洵瑜報道】愛帶着個交通警員公仔出街的嘉禧,精靈可愛,但四年前他卻因同時受兩種細菌及病毒入侵導致呼吸衰竭,在廣華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足足一個月始能康復過來。原來該院深切治療部的病人死亡率較國際標準低四成。
廣華兒科顧問醫生吳國強說,當時嘉禧只有一歲半,因受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衣原體感染,以致呼吸衰竭,入院後需要在深切治療部以儀器協助呼吸。嘉禧的父親蔡先生指出,看到兒子身上「連電線喉管有二十幾條,真係好擔心」;其母則「日日喺病房外面喊」。
嘉禧康復出院後,仍有一段時間需要帶着氧氣筒出街,現已完全康復。原來若按照一些國際兒科深切治療部的預測死亡率來計算嘉禧的情況,當時他有百分之三的機會死亡;但吳國強稱,該院深切治療部過去四年的死亡率,較國際準標為低。
該部門於○一年四月至○三年三月,共有三百零三名兒科病人需要深切治療,結果有八人死亡,實際死亡率為百分之二點六。
該院引用兩套國際公認的審核指數,計算病人的預測死亡率,結果發現,若以澳紐的標準計算,三百零三名病人中應有十三人死亡;若以美國的標準,則有十人死亡,但現時該部門只有八人死亡,故死亡率分別較兩套國際標準低四成及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