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藝術:看好油價買能源基金

理財藝術:看好油價買能源基金

一直以來,油價與經濟的關係是唇齒相依。市場一般認為,原油價格若持續飆升,對經濟會造成的沉痛的打擊。問題是,油價要升至甚麼水平,才會出現經濟學上所謂的「衰退」?

近日市場不斷有預測油價後市走勢的分析報告出籠,部份甚至估計油價將暴升至歷史高位,從而窒礙經濟增長。這些分析立刻觸動了市場神經,並進一步支持油市好友大舉出擊。截至4月份的第1個星期止,看好油價的期貨長倉合約數目就比短倉多出接近9萬張,創下新高,反映市場對油價將繼續上升的樂觀看法。
然而根據過往經驗,對於油價要升至哪一水平,才會令經濟出現衰退的「估計」,市場仍莫衷一是。記得油價在去年處於40多美元水平的時候,便有經濟學家指出,油價若上升至55至60美元,便會對經濟產生極嚴重的打擊。當然,這些「預測」其後徹底被現實所推翻。今年2月份,油價就升至接近60美元高位,但經濟並不因此而陷入衰退,後來又有分析專家指油價要升至每桶80美元、甚至90美元以上,才會拖垮經濟。
事實上,隨着油價於去年開始節節上升,市場已從起初的擔憂轉為逐漸習慣,而對高油價會否引致經濟衰退的憂慮亦趨向緩和。大部份原油市場的相關人士亦普遍認為,經濟並不會因油價上揚而出現問題,至少在可預計的升勢下,暫時不會對經濟構成嚴重的損害。市場現時最關心的,反而是油價尚有多少上升空間?

油價具上升空間
以60至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初期作為參考標準,當時的油價可以以倍數上升,80年代已升至每桶30美元水平,而到了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時期,油價更曾高見每桶60美元。多年後的今日,油價尚在此水平之下,再考慮到原油的實際需求,未來油價確實尚有上升空間。
日前紐約期油跌穿每桶50美元,在油組宣布增產後,更出現獲利回吐。油價格看似稍為喘定,不過,無論是原油期貨合約價格狀況,抑或是市場的分析意向均顯示,油價今番回落,並非象徵升浪已告一段落,不少人反而認為,價格經健康調節後,更有利後市回氣再升,尤其是4月及5月均為北美地區人士駕車外遊的旺季,加上全球對原油需求持續增長,油價後市仍可再展升浪。

投資風險須衡量
當然,從投資角度考慮,買賣原油期貨的風險着實不低,因為即使看對勢頭,準確預測到油價再創新高,但過程中的短期波動或調整(例如4月初油價回落幅度可多達一成),足以令投資者心驚膽跳;另外,由於本港可供選擇的個別石油股份不多,而且多已累積頗大升幅,故此亦未必為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假若投資者確實看好油價後市走勢,投資能源基金也許是一項明智之選。能源基金涉及的石油業務廣泛,包括石油勘探開採及前線的石油產品服務等,其中大型能源企業如ExxonMobilCorp、TotalSA及StatoilASA等,都是基金的常見股份選擇,當中大部份會因油價高企而受惠。擁有此類股票,可帶動基金隨着油價飆升而增值。
不過要強調的是,過去1年油價的累計升幅早前已高達4成,能源基金的升幅亦大,投資者或可待油價回順至較低水平才入市作長線投資,以減低風險。當然,投資始終涉及風險,投資者應先考慮個人風險承擔能力,對基金作詳細認識後才投資,方為上策。
荷蘭銀行「梵高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