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子樂報道】不少社福界員工擔心飯碗不保,但香港保護兒童會內竟有十名親戚共事,其總幹事關渭賢被指包庇該會一名女司機好友,多年來僱用了女司機九名親屬,擔任機構的司機、女工、文員等職位。關渭賢接受查詢時承認人數「係多咗啲」,但強調招聘經指定程序,不知道她們有親戚關係。有工會批評該機構聘人手法「離譜」,社會福利署表示會跟進事件。
本報接獲投訴指,香港保護兒童會內廣布總會女司機的親友,分別在該會的幼兒園、嬰兒園、課餘託管中心任女工、雜工、司機等職位(見圖)。投訴人形容「數目之多,實在匪夷所思」,又批評「聘請只靠裙帶關係,實為社福界悲哀及恥辱」。
關渭賢接受查詢時證實,該會內約有九名現任或前僱員,是總會女司機李世佩的親人。她承認該女司機是其好友,但強調所有招聘都經指定程序,由負責的同事進行面試,根據應徵者能力才決定是否聘用。
她指當機構聘人時,員工告訴親友寄求職信「係好平常」。她強調絕無收受利益或作干涉,但又說「我唔想累咗個會,我諗住辭職!」她承認現時沒要求應徵者申報有沒有親屬在機構內工作,會考慮改善申報機制。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超雄表示,過去也曾聽聞同一社福機構內有親人共事的情況,但像保護兒童會的情況「都好奇怪」。他認為,有關機構應改善招聘程序,如規定應徵者要申報有沒有親屬在該機構任職,及盡量作公開招聘。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會長張國柱批評該會的聘用制度「離譜」,雖難一口咬定有人「用人唯親」,但難以排除管理層有心安插「探子」,增加影響力。
社署發言人表示,會向保護兒童會了解有關投訴。她強調社署有權監察社福機構如何運用津助及其服務表現。發言人補充,實施一筆過撥款政策後,各服務機構雖可按本身特質、信念和服務需求制訂人事任命政策,但機構的董事會有責任監察機構如何執行有關措施。
香港保護兒童會於一九二六年成立,現提供日託嬰兒、幼兒,兒童住院等服務,僱用五百名員工,去年接受社署三千多萬元資助。行政會議前成員方黃吉雯是該會的顧問委員會委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