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哮喘的藥物有很多,下列三種屬於長期控制哮喘病情的藥物。
此藥乃強效的消炎藥物,可減少急性及慢性的氣管發炎。類固醇氣管吸劑(如Beclomethasone,Budesonide,Fluticasone)是長期控制哮喘的首選藥物,尤其對於病徵較嚴重而持久的哮喘病人。大部份病人需每天兩次療程以控制病情,而最佳療效往往需數個月才能察覺,故使用者不可因使用後數天病情未有改善而停藥。同時配合使用霧化器及用後用清水嗽口可減低局部副作用如咳嗽、聲音嘶啞、鵝口瘡等。
口服或注射劑型類固醇則可更快速及有效抑壓哮喘症狀,一般用於嚴重患者。由於長期及高劑量類固醇可引致較嚴重副作用(如腸胃潰瘍、骨質疏鬆、血壓及血糖上升等),故醫生會盡量為病人下調劑量至最低有效劑量,在可行情況下亦會選用隔日服藥的服法,以減少對體內皮質醇分泌的影響。另在長期服用後如需停藥,亦應逐步下調劑量,不可立即停服。同時服用鈣片及維他命D可減少出現骨質疏鬆的機會。
長效的b2受體興奮劑吸劑(如Salmeterol,Formoterol)可提供長達十二小時的氣管舒張作用,故一般建議每天使用兩次(全日預防)或晚間使用一次(預防晚間哮喘發作)。但此類藥物並不建議作紓緩急性哮喘發作之用;相反地,長期使用(配合類固醇吸劑)可更有效控制病情。口服劑型(如Salbutamol,Terbutaline)可作為較嚴重及持久哮喘病人的另一種藥物選擇,但副作用(如心跳、手震等)一般較明顯。
白三烯可引致氣管平滑肌收縮,增加黏液分泌及吸引並活化引致氣管發炎的細胞。此類藥物(包括Montelukast及Zafirlukast)因阻斷其活性而改善肺部功能,一般可單獨或配合類固醇吸劑使用。
逢周二至五刊登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