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市況認真難捉摸,不少投資者都慨歎在最近的跌市中損手,尤其近幾天的跌市幾乎全部是在開市時已裂口急跌,止蝕走貨的話,損失會相當大。
股市本身就是變幻莫測的遊戲,雖然可以按個人經驗及客觀環境加以分析及預測,但最後是升是跌,實在是無人能百分百肯定。
股市投資是可以根據基本、技術等進行分析,當然,最終分析是否正確、就不是個人的主觀願望可控制。談到理性及客觀的分析,筆者在近期與投資者的交流中有所啟發,希望可在此與讀者們一同分享。
近日在港股出現了急跌後,有投資者問筆者應如何對待手上那些已虧本的認購證。該投資者一方面覺得大市急跌了幾百點後,可能會跌完,或最少可在短期內有所反彈,所以,雖然持有的認購證已錄得嚴重虧損,也不想沽出止蝕;相反,他更希望在低位溝貨,但求能重返家鄉,平手離場。但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市況的跌勢已成,深怕會愈溝愈低,最終虧損較現時更大。
市況是否跌定,或會否有反彈,並不是筆者想討論的重點。對於該投資者的憂慮,相信不少投資者也都感同身受。從客觀及理性的角度看,我們首先要知道,認股證投資與股票投資是有基本的分別,因為認股證是有到期日及行使價的。以認購證為例,在正股急跌過後,原來是價內或貼價的認購證,可能已變為價外或很價外。相對說來,要認購證價格返回家鄉,機會其實很微。
另外投資者要留意的,就是時間值的問題。假設持有1隻短期的認股證,即使正股真的可在一、二個星期內重上跌市前的水平,但由於已耗損了時間值,因此相關認購證的價格也未必能升回原來入市的水平。如果正股未能在短期內回升,而是要1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返回跌市前的水平,認購證受時間值的耗損勢必更大,要重返家鄉便更加難。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正股不升反跌,則所持有認購證已變為愈價外,其價格在正股續跌時,更會不斷錄得虧損,跌至1仙也是有可能的事。
經過近日的跌市後,相信投資者手上的認購證已錄得了不少虧損。在考慮應該要止蝕、繼續持有,或是應否溝貨時,大家便要考慮上述所提出的要點,並按自己對後市發展的預期,作出理性及客觀的分析。
事實上,一般投資者只作方向性的買賣為主,「睇啱賺,睇錯蝕」實在是無可厚非的,但筆者想補充一點,如果選擇繼續持有,投資者最重要的是時刻檢查手上認購證的條款,看是否仍然適合現時巿況。例如可利用法興網站(www.warrants.com)的計算機功能──進入法興網站後,只要在認股證速查中輸入持有窩輪的上市編號,便可選取到計算機的功能。當中,投資者便可按自己對後市的預期,計算出所持有股證的理論價格(只應作為參考),希望有助作出更合適的投資決定。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作者李錦是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