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會議昨日開會,討論港交所董事DavidWebb投訴,指立法會議員黃宜弘的博士學位是由美國兩間「文憑工廠」所頒,並不是真正的博士學位,黃宜弘自稱博士是誤導公眾及立法會。該委員會最後認為,他們沒有權調查個別議員的操守,但可研究在議員道德指引上更詳細列清行為的準則。
對於黃宜弘再一次避過調查,前綫召集人兼立法會議員劉慧卿翻黃宜弘舊帳,心生不忿地批評,「上次豎中指已經好震撼,點解當時佢可以冇事?」黃宜弘兩年前曾在立法會停車場向示威群眾豎中指,但委員會當時也因職權所限為由,沒有調查黃宜弘。
45條關注組議員梁家傑稱,雖然兩間大學都是「文憑工廠」,但發出的都是文憑,也算是美國承認的大學,但即使出現違規情況,議員道德指引只屬勸喻性,並無約束力,所以難以執行。劉慧卿則建議,可把指引寫清楚,各黨派代表可先回去諮詢其他議員意見。
至於議員利益申報制度,獨立民主派鄭經翰說,公眾人士最關心議員有否以權謀私,但現只要求議員申報擔任甚麼公司的董事,沒有要求申報領取多少薪酬,無法有效防止利益輸送。劉慧卿和泛聯盟石禮謙都贊成申報董事薪酬。石禮謙稱,這能監察議員的收入,議員也應申報收取了政黨多少資助。委員會同意將來再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