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聯同市民 沉默遊行反釋法<br>法律精神不容扭曲

法律界聯同市民 沉默遊行反釋法
法律精神不容扭曲

【本報訊】六百名身穿黑色衣服、默不作聲的法律界人士,昨日連同二百五十名市民再度走上街頭,參加回歸以來第二次「沉默大遊行」,無聲抗議特區政府繞過終審法院,提請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再一次損害香港的高度自治及扭曲法律精神。主辦遊行的45條關注組立法會議員余若薇批評,法律界及兩個律師組織,甚至政府過去都認為特首任期是五年,「如果白紙黑字的法律係會因應時勢改變,咁法律重有乜嘢可依?」 記者:莊曉陽、蔡建豪

昨午五時過後,身穿黑衣的大律師、律師及學者紛紛放下沉重的工作,齊集高等法院,準備踏出另一次「沉默大遊行」。遊行原定五時半出發,但由於不斷有法律界人士、學生及市民到達,遊行延遲了約十分鐘才開始。遊行者全部穿上黑色服裝,大部份人皆神情肅穆,沿途既不喊口號,也不持任何抗議標語,一直以沉默方式由金鐘高等法院,經電車路遊行至中環終審法院。
法律界於九九年人大就居港權釋法前夕首次舉辦「沉默大遊行」,當時約有六百多名法律界人士參加。關注組早前擔心,法律界開始對釋法麻木,可能只有一、二百名法律界人士參加今次遊行,對於昨日有近九百人參與,來自法律界人數與上次相若,有關注組成員坦言喜出望外,更令人鼓舞的是,除了法律界重量級人馬,例如資深大律師張健利及陳景生等參加外,更有很多新進大律師參與。
遊行隊伍約於傍晚六時半抵達終審法院門外集合,在關注組成員帶領之下眾人靜默一分鐘,無聲抗議法治精神受到破壞,然後平靜離去。三十多名香港大學法律學會的學生,則繼續抗議行動,他們前往政府總部,並將反釋法的請願信遞交政府代表。
兩次參與「沉默大遊行」的大律師公會前主席陳景生批評,這次釋法與第一次釋法「一樣咁差」,認為司法覆核可能導致難以預計的結果的說法,不足以構成要提請人大釋法的理由。同樣兩次都有參與的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則指出,這次釋法反映香港和內地兩個制度對法治理解仍有分歧,這次釋法等於將法律改了,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應該承認這次釋法是政治決定,不應勉強說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部份圍觀者以為走火警
關注組立法會議員梁家傑遊行後表示,這次遊行是讓法律界及市民清楚向梁愛詩講出,「港人對法治嘅睇法係同佢好唔同」,若有任何法律上的疑難,應該交由法院作最後裁決,而不是按掌權者的意願而扭曲,若特區政府和中央珍惜法治,就應該保證不再釋法。
余若薇則表示,有法律界學生告訴她,「如果讀law(法律)都唔出嚟,就真係枉讀法律」,她說,雖然很難相信政府及中央會放棄釋法,但應該堅持的就要堅持,身為法律界的一分子應該站出來。
不過,大律師公會及律師會都沒有領導層參與這次遊行;問及大律師公會會長戴啟思為何不參加,有參與遊行的公會執委潘熙解釋,戴不參加是因為遊行不是大律師公會的活動。
另有圍觀的市民不知道是遊行:「我以為係走火警,又唔似反日,咁靜又無口號。」但當知道是反釋法的「沉默大遊行」後,該名市民即表態支持,因《基本法》寫明特首任期是五年。但也有圍觀市民批評,法律界不應高調示威,但他同時批評「政府係爭唔落」。

兩護法來港法院作誓詞
此外,據無綫電視報道,兩名內地「護法」、前基本法草委許崇德及前草委會法律專家廉希聖將於月底來港,為港府在特首任期的司法覆核案件作誓詞,解釋《基本法》立法原意。廉希聖稱:「香港法律規定,解決香港問題要按香港法律辦事,那麼我們還是願意尊重這樣子的法律規定。」根據資料,九九年香港法院審理居港權案時,亦有內地法律專家來港作證解釋《基本法》立法原意。
梁愛詩昨天則在多份報章撰文,重申有必要就補選特首任期提請人大釋法,強調特首任期問題面對司法覆核質疑風險,若案件最終交至終審法院後才提請人大釋法,過程需時,政府須盡早尋求具約束力的詮釋。

八百五十名法律界人士及市民昨由金鐘高等法院遊行至中區終審法院,響應45條關注組發起的反釋法遊行。 黃建通攝

遊行隊伍在終審法院外集體靜默一分鐘,抗議人大第三次釋法。黃建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