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奧委會屬下的執行委員會昨晚在柏林開會討論香港舉辦二○○八年北京奧運馬術項目,經兩個多小時會議後仍未有定案,押後至今晚才有明確決定。若香港獲主辦權,北京奧運組織委員會與香港賽馬會將會注資十二至十四億元興建比賽及練習設施。特區政府消息估計,香港可獲三至四億元旅遊收益。
會議在德國柏林舉行,由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王偉向國際奧委會執委提交香港主辦奧運馬術項目的申請,他和中國體育總局副局長于再清昨在會前均拒絕評論香港的勝算,但于再清表明:「北京如果能做的話,就不用去香港。」
香港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則較樂觀,「國際奧委會已經明確指出,如北京主辦奧運馬術項目出現問題,一定要喺國際奧委會同意下另覓場地舉行。」他說,雖然香港協辦奧運馬術項目有着一切的先天條件,但現階段香港在這個問題上暫時沒有角色,一切要交由國際奧委會最後決定。他個人認為香港協辦的機會是樂觀的。
特區政府消息稱,北京奧組委將會注入五億一千萬元,香港賽馬會則會撥出七至九億元,作為主辦馬術項目的經費。政府估計,比賽期間會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專程訪港觀看比賽並順道觀光,留港期間的消費合共可達三至四億元。
若港獲得主辦權,便須大肆修建現有設施。位於沙田的香港體育學院是馬術項目盛裝舞步及跳欄環節的初步選址。
消息稱,香港多雨潮濕,主辦單位有需要在體院或彭福公園加蓋一座佔地二千平方米的全天候室內練習場,並在下雨時作為比賽場地。雙魚河騎術學校如要作為越野賽選址,亦須重鋪草皮及加裝隔水層設備,並把騎術學校毗鄰的高爾夫球場暫時搬走,用作比賽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