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便俗 - 李登

一說便俗 - 李登

林冰是我們煮字界的老前輩,生前我向她討教過,怎麼向報刊編輯要求加稿費。
每過一段日子,就得開口給他們提個醒,她說。究竟要過多久?口要開得多大?她沒說個明白。我也知道這是大學問,哪是三日五日能學會,又哪是三言兩語能說得了。
舊時讀書人管金錢叫孔方兄、阿堵物,不屑一提,害怕一說便俗,嘴角沾了點銅臭,就讓人格給玷污了。今日這個商業社會,這倒是另碼事。哪怕俗,也不能不開口說說。

漫畫家王司馬當年抱怨稿費太低,倪匡代他去對明報老闆金庸說:「你知道他只有300塊一個月嗎?」金庸說:「這麼少,不行,不行。他想加多少?」「1500元。」「這太多一點了吧。」「那你可以加多少?」「1200元吧。」原來王司馬卻不過指望500元。唉,當年我該向倪匡討教才是。
通情達理的老闆到底不多。最近尖沙嘴那家老字號酒樓關門,居然把員工的遣散費也一併賴掉。你叫倪匡出頭討債?我看這回他倒要變成鋸了嘴的葫蘆了。猴手裏哪能摳出棗兒來,能的話就是芝麻掉到針眼裏。
所以難怪有這話,富人要上天國,難比駱駝穿針。刻薄成家的守財奴,就只當地府有個冥通銀行,能把今生財富帶到下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