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見秋事件損形象 大換血挽聲譽<br>平機會14委員一個不留

王見秋事件損形象 大換血挽聲譽
平機會14委員一個不留

【本報訊】過去兩年備受「王見秋事件」困擾的平等機會委員會,出現成立九年以來領導層最大規模「換血」,港府昨日一次過委任十三名新委員,原任十四位委員一個不留。有原委員透露,委員間因對王見秋事件各有立場而心存嫌隙,影響平機會運作,大換血有助該會重上軌道,學者則指港府早前有意矮化平機會,大換血能否重振聲望言之尚早。 記者:羅偉光、莫劍弦

港府昨日公布,署理特首曾蔭權委任平機會十三名新委員,當中包括不同界別及黨派人士,原任委員全數退任,包括涉及王見秋事件的鄔維庸及一度盛傳會接掌平機會的資深大律師王沛詩;至於任期至本年七月底的周永新,亦被通知任期屆滿後不獲續任。據了解,當局屆時會委任另一新男性委員取代,維持委員男女各半比例,新委員任期兩年。

委員無互信再難共事
周永新昨表示,對當局全數撤換平機會委員感錯愕,他透露經歷王見秋事件後委員之間有嫌隙,合作上有問題,當局委任全新班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他憂慮新委員缺乏經驗,可能要一段時間熟習及摸索平機會運作。另一原委員李鳳英則說:「委員間無咗互信,再坐埋一齊共事唔係咁容易。」
新獲委任的會計界立法會議員譚香文稱,上星期獲民政事務局邀請加入平機會,她坦言獲委任可能與她屬溫和民主派有關;另一新委員勞永樂指過去兩年平機會因種種問題難以正常運作,新委員「唔使揹住舊包袱」行事。

平機會前主席胡紅玉及前候任行動總監余仲賢均表示,對平機會大換血不予置評。平機會主席鄧爾邦稱,平機會的投訴機制沿用十多年,轉換委員無礙運作。政府發言人表示,「相信新委員會為平機會帶來一個嶄新的開始」。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認為,港府希望刷新平機會形象,挽回市民對平機會信心。

炒余仲賢掀起大風波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說,港府歷來罕有一次過更換所有法定組織成員,這次反映港府有決心大刀闊斧解決平機會問題,但他指港府近年有意矮化平機會,新委員能否重振平機會聲望言之尚早。
平機會前主席王見秋○三年底解僱候任行動科總監余仲賢,事件公開後王被揭發懷疑未申報收受富商禮物,最終在輿論壓力下辭職,港府後來進行調查,指王見秋解僱余仲賢僅技術細節出錯,余批評調查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