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會議選舉多政治角力

秘密會議選舉多政治角力

樞機主教團秘密會議是基於甚麼準則來選新教宗,外界不得而知,但秘密會議的歷史說明,選教宗是充滿政治動作,像派系林立的政府一樣。
意大利中世紀城鎮維泰博是秘密會議的發源地。一二六八年,十八名樞機在那裏選教宗,但過了一年半仍沒結果,當地居民於是把他們鎖起來施壓,那地方用拉丁文說就是「cumclave」,意即「用鑰匙鎖上的場所」,英文說法就是「conclave」。

派系大攤牌 造王者拉票
秘密會議在西斯汀小教堂內舉行,傳統上樞機噤聲投票,在集體祈禱、作程序宣布和唱票時才提高聲線,不准發表演說支持或反對某人選,不過這不代表不會有政治角色。
一九六三年的教宗之選,是意大利米蘭大主教蒙蒂尼與熱那亞樞機西里之爭。兩陣營爭持不下之際,支持蒙蒂尼的泰斯塔樞機慷慨陳詞,要樞機停止「耍骯髒手段」。西里抗議泰斯塔違規,想喝止他;蒙蒂尼想退出競選,但被身旁威尼斯樞機烏爾巴尼阻止,最後他當選為教宗保祿六世。
會議內可能出現大攤牌之外,樞機之間非正式接觸討論選情是少不了的。在中世紀時,教宗人選會用給對方親屬要職來交換樞機手上選票。現在這做法已被禁止,連親自拉票也不准,但其他人代為推介拉票就可以,所以「造王者」影響力不容忽視。
美國《華盛頓郵報》/霍士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