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要認識抗日戰爭的史實,歷史教科書提供的資料有限,其實觀賞圖片集、網頁、VCD、到中環的和平紀念碑和港島東的海防博物館參觀,都是了解歷史的趣味途徑。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幹事陳志華接受訪問時,推介巿民看高添強的《香港日佔時期》圖片集及由年逾九十、曾當日軍的東史郎所撰的《東史郎日記》,此外,《抗日血史》VCD也值得看看,「隻碟好似卡拉OK咁,有幾首好出名嘅歌,好似《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咁,一邊出歌詞,一邊播番相關嘅畫面,比其他坊間嘅VCD好睇。」
他又介紹巿民到中環立法會對出的和平紀念碑;在二戰時用作戰俘集中營、至今仍保留軍營界石及紀念碑的深水埗公園;貯存英軍受害名單的中環聖約翰座堂,以及曾作日軍基地的半島酒店等地參觀。
該會主席梁炳華則推介《香港中西區地方掌故》及《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兩書,前者記錄了結婚五十年的夫婦在抗戰期間逃難的悲慘故事,後者載有曾參與縱隊人士的回憶。除了書籍外,公民教育委員會及香港電台均有網頁提供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