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環署調查七十五款茶樓點心,發現脂肪含量的罪魁禍首為鮮竹卷、煎腐皮卷、麻香拌海蜇、山竹牛肉和豉汁蒸魚雲。
好在,這五樣東西我都不愛吃。
鮮竹卷和煎腐皮卷當今的都是用植物油來炮製,一點也不香,沒有從前以豬油炸過那麼美味,吃來幹甚麼?
海蜇皮根本在廣東點心中不入流,茶樓為了簡便就採取上海人愛的海蜇當點心,用的部份不是海蜇頭,不夠爽脆。
山竹牛肉一向節省牛肉,下大量的粉,不像肉了,其中有些又下劣等的陳皮,味道更怪。其實也錯怪了牛肉,是那片腐皮重油。
豉汁蒸魚雲不知道壞在哪裏?我不愛吃是因為茶樓用的多是小魚頭,骨太多,無肉可食。
至於飽和脂肪含量最高的是椰汁馬豆糕、叉燒酥、楊枝甘露、小蛋撻和豉汁蒸排骨,前四種是甜的,我們這種喝酒的人並不喜歡,最後的蒸排骨好吃,東西一好吃,管你甚麼飽和脂肪或者普通脂肪?
給食環署那麼一鬧,這十種點心銷路一定大減吧?也有食肆會推出所謂的低脂食品來。點心已不用豬油了,還來低脂?餐廳說盡量減少用肥肉來做,像蝦餃,會放多點蝦。
這是甚麼話?蝦餃有肥肉才是蝦餃,多點蝦?不如去吃白灼蝦!
食環署一味嚇人,聽他們的話甚麼都不必吃了。醫人固重要,但更要緊的是醫心。
我認為脂肪並不可怕,只要消除就行。怎麼消除?喝濃茶呀!廣東人最聰明,自古以來了解普洱能去油膩,但要喝濃的才有效。太淡了不如喝白開水。
普洱全發酵,濃似墨汁,也不傷胃,放心飲之。只要每天喝三四杯,一點問題也沒有。豬膶燒賣等愈高膽固醇愈美味,照吃可也。為甚麼食環署沒提大家喝多點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