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憂信手可拈<br>麥嘉華筆記:美國經濟基礎穩固?

隱憂信手可拈
麥嘉華筆記:美國經濟基礎穩固?

數日之前觀看財經新聞電視台CNBC(由於該頻道經常唱好經濟,故又被稱為「泡沫電視台」,Bubblevision),見到有1名受訪經濟學者表示,美國經濟仍然「穩固」。我不知道這位經濟學者在接受訪問前抽過甚麼煙,但把1個貿赤和經常帳赤字高佔GDP6%、擁有巨額預算赤字,以及信貸市場總負債增長速度高出GDP5倍的經濟體系形容為「穩固」,確實令人大開眼界。

很明顯的事實是,美國經濟的成長是由負債和更多的負債來推動。根據非正式的統計結果,美國信貸市場現時的總負債高達GDP的3倍有多,而負債(特別是物業市場的負債)不斷膨脹,更造成了高資產通脹的局面,其結果是容許更多的人因應所持物業升值,以較低息率進行加按來取代現有的按揭,達致把樓價升值部份套現的目的。換句話說,物業的功能已一如自動櫃員機般,成為用作額外消費的套現工具。
不幸地,資產通脹的勢頭近期看似已遇到阻滯,因為物業市道已開始有見頂的迹象。通常我不會太在意經濟學者和策略專家的說話內容,因為大部份時間他們的看法絕大多數都會是錯誤的,我寧願聽取市場所傳遞的信息,而近日最令我注意的是「銅先生」的一瀉如注(見下圖)。

銅價走勢有啟示
在2002年時,銅價只不過是60美仙1磅,但最近已攀升至每磅1.53美元的高位,升幅達1.5倍。如附圖所顯示,銅價在5月初向上突破,而當時已有不少技術分析家和策略家急不及待地走出來呼喊,指1個新的大型牛市已經開展。不過,在突破向上前,銅價的技術走勢模式並非上升三角形,這意味着今次的突破可能只是1個「假突破」(falsebreakout),而假若出現向上假突破形態的話,緊隨而來的往往會是朝相反方向急速突破的開始。
銅價過去數日的表現,似乎與這種走勢相脗合──單單在上周四,亦即是4月14日,銅價便出現單日轉向,由1.53美元高位急挫至1.41美元。

我特意提出銅先生的走勢,主要是因為根據過往紀錄,利用銅價來推斷全球經濟狀況,較經濟學者的預測更為準確。當銅價開始上升時,正好是經濟即將復甦的先兆;相反,當銅價如近期般忽然轉向滑落時,則是發出了經濟即將放緩、甚至有陷入衰退危機的警報。

美股反彈可高沽
其實經濟前景不妙,並不單單從銅價的走勢可以察覺得到。美國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的股價相繼大跌,以及一些如沃爾瑪(Wal-Mart)、白威啤酒(Budweister)、星巴克(Starbucks)和哈雷電單車(HarleyDavidson)等大型消費股的股價紛紛下破重要支持位,亦有一定的啟示。
此外,與銅鋼和鐵礦石相關的股份近日均面對重大的拋售壓力,從中也可一窺端倪。經濟基調穩固?真箇很難令人信服。
股市經過近日的急挫,短線而言確實有點兒超賣的迹象,相信1次較強勁的反彈隨時會出現。不過我的意見仍然是:把握任何反彈的機會高沽股票,才是上策。因為從市場向我們所傳遞的訊息看來,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對經濟前景的看法,似乎有點兒過於樂觀。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