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貿赤續惡化美元仍偏淡

投資論勢:貿赤續惡化美元仍偏淡

美國上周公布的2月貿赤達610.7億美元,再創紀錄新高,不過美元在數據發表後只曾輕微下滑,其後便重拾升軌,原因顯而易見,就是市場在數據公布前已作出反應。美元前周低收,正好顯示不少投資者早已洞燭先機。尤其是油價再度飆升,美國入口水漲船高,是不難預測的事。
至於美國2月資金淨流入有845億美元,對滙市的實質影響則甚為有限,因為除非數字低於美國用來填補貿赤缺口所需的550億美元,才會對美元構成打擊。
有讀者來信問我,本欄一直看淡美元,更曾表示過在美國雙赤未有明顯改善迹象前,不會改變看法。為何自3月中開始便叫讀者不要對美元過於看淡?
其實筆者對美元的長線走勢仍然看淡,只不過認為美元不會直線下跌,故建議讀者在高位宜有利先套,並等待美元反彈、有較佳價位時才入市再沽美元。
大家必須知道市場的炒賣焦點所在,譬如市場在熱炒美國雙赤問題時,美元的處境自然不妙,但隨着美元已錄得不小的跌幅,有關負面因素已部份得到反映,在美元淡友部署平倉之時,他們自然會試圖找出一些新的炒賣因素作為平倉藉口,如美國加息便成為了新的炒賣元素。

再升空間已有限
美國聯儲局自去年6月便開啟了加息周期,為何直至最近,美元才初見起色?很簡單,在去年6月之前,美國息率低至只有1厘,相對於歐元區的2厘低了1截,較英鎊及澳紐等高息貨幣更加距離大(美國加息前,英澳紐的息率分別為4.25厘、5.25厘和5.75厘)。直至美國4度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升抵2厘後,美元才開始扭轉了與歐元區之間的息差劣勢,而美息其後進一步攀升,歐美息差更是強弱互易,美元要轉弱為強,便會事半功倍。
不過我仍然相信,美國最終要為龐大的貿赤和失控的預算赤字付出代價,美元亦不可能長期維持強勢,故在美國上周發表了破紀錄的貿赤後,筆者亦在此重申,美元仍可候高位沽,現水平相信美元再升的空間已愈來愈小。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