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不OK - 陶傑

卡拉不OK - 陶傑

所謂罷買日貨,全是廢話,真的有一點點品味和尊嚴,請先全民罷唱卡拉OK。
卡拉OK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男人下了班,不想早回家,怕太早回家會讓老婆看不起,於是發明了卡拉OK這門玩藝,幾個麻甩佬在HappyHour的時候,對着螢光屏喊破喉嚨做了一夜歌星。
那麼沒品味的娛樂,中國人為甚麼要模仿呢?圍繞着卡拉OK,那一切「文化」都無一不俗氣:卡拉OK的音樂影帶裏的三流男女模特兒,手牽手在珠海中山溫泉酒店的「天然美景」作純情浪漫狀,鏡頭裏有一座仿羅馬雕塑溫泉,片上那兩行閃紅爍綠的歌詞。唱K,是日本人的社會文化,不必罷買日貨,罷唱卡拉OK就得了。
可是,做得到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整個大陸,就是一座超級的聲色卡拉OK貴賓房。VIP房間裏的沙發,茶几上切好的一盤盤橘子、蘋果、蜜瓜,陪唱的四川青島哈爾濱北姑小姐,拿着一本歌名冊亂翻,點了幾支,把號碼輸入電腦,機器亂閃一陣,女方把咪高峯端在手裏,開展了一夕的歌喉。

唱完了,一陣零落的掌聲,然後是敬酒和猜枚。一個咪高峯在沙發上傳來傳去,這個說他是再世羅文,那個說:才不呀,我的妹妹才是廣州的翻生K王梅艷芳。
高喊罷買日貨的中國人,有幾個沒有唱過卡拉OK?他們有沒有想過,一個人的氣質再高貴,一旦走進珠三角一所K場的VIP房,唱上兩句鐘,就變成一堆酒肉二手煙的消費化合物?當一個中國男人沉迷卡拉OK,他的嘴臉就多了兩分江湖撈家味,一個中國女人成了卡拉OK精,自然就有三分的北姑相。
日本人發明了卡拉OK,把卡拉OK向中國推銷,所有的音響電子儀器,由日本商人賺飽了利潤,而所有的醜態和洋相——一陣陣振耳欲聾的一夜噪音、帶着三分酒意怒摑媽咪的強蠻、一碟鮮果收取人民幣一百二十元的坑人亂篤數、一切金錢色相人慾橫流的喧嘩,發揚光大,通通留給穿一身羅湖城外國「名牌」的中國人。
單憑這一點,日本就有資格看不起中國人。卡拉OK酒廊,在歐美不成氣候,因為英國人、德國人、美國人,就是對卡拉OK說No。罷買日貨?不要開玩笑,你是中國人嗎?稍有一點品味和尊嚴,有種的話,請把家中的那副S××Y卡拉OK音響,像天水圍那個狂人一樣,擲到街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