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佬日記》把梅鹿(Merlot)和品麗珠(CabernetFranc)形容得很差勁,但結局時主人翁獨自飲的一瓶「珍藏」──大名鼎鼎的「白馬」(ChevalBlanc),卻正好是用這兩種葡萄釀造的。
很多愛酒人對某種葡萄有偏見,或者要表現自己見識不凡,標榜自己最瞧不起這種那種葡萄。以前,美國人只認識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霞多麗(Chardonnay)。後來,一些識酒人「發現」了其他品種,便大說甚麼ABC起來。ABC者,就是AnythingbutCabernetSauvignon或Chardonnay)──甚麼都行,就是不要赤霞珠(或霞多麗)。
其實這兩種葡萄可以釀出全世界最好的酒。說不飲這兩種葡萄的酒,真正損失的是自己。
波爾多左岸(包括梅鐸‘Medoc’和格拉夫‘Graves’)的紅酒,基本上都以赤霞珠為主,風靡了全世界的愛酒人;布根地的白酒,絕大部份純用霞多麗。
怎捨得說ABC呢?把世界看成非黑即白,只反映自己的淺薄。
ABC之外,又有另一種極端。澳洲很多人把白酒等同霞多麗。他們說的白酒,就是霞多麗。一次我們在飲一瓶長相思(SauvignonBlanc),在座的一位澳洲人飲了一口,不住搖頭,問我們為甚麼飲的白酒不對勁。我們說那一瓶長相思很好,並無問題。他不以為然,說白酒不是這味道的,只有帶菠蘿、奶油甜香的才是白酒,原來他指的是南澳洲的霞多麗!
我們都笑了。以後這位先生當然不會再成為座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