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斯密碼快過手機短訊

摩斯密碼快過手機短訊

這是一場十九世紀對二十一世紀通訊技術的對決。不要以為摩斯密碼已是絕種恐龍,只像在電影《無間道》中復活。其實這些用長短不同訊號組成的編碼,用得熟練也可以很快。在澳洲一場傳訊息鬥快比賽中,兩名八、九十歲老人家就用摩斯密碼大勝用手機短訊的青少年。

悉尼比賽老古董勝科技
在悉尼動力博物館上周的比賽中,一方是九十三歲的退休電報員希爾。他在一九二七年加入郵政局時學會摩斯密碼,在比賽中負責輸入,然後由八十二歲拍檔吉布森解碼還原成字句。另一方是十三歲少女德夫林,她有兩年輸入手機短訊經驗,每日大約發出三個短訊。
比賽開始時,主辦當局從一本青少年雜誌的廣告,抽出一句二十一個字長的句子,要兩人傳出去。德夫林用縮寫來節省時間,像把「girlfriend」輸入成「gf」,「youare」輸入「ur」。希爾卻屬於「老古董」,堅持在電報機滴滴答答地逐個字母全文繙譯成密碼。
不過就算是這樣鬥,還是老人家快。希爾開始輸入九十秒後,吉布森已把整句訊息一字不錯寫下來,德夫林的短訊卻要多十八秒才傳到朋友的手機。希爾和吉布森之後再跟另外三名青少年鬥快,同樣一一勝出。
希爾雖憑「老爺科技」勝出,但仍覺得現代科技是厲害的。他說早在一九六一年,就有同事預測無線傳遞文字短訊會出現。摩斯密碼於一八三二年由美國人摩斯發明,是海事通訊主要方法,但到一九九七年已不用。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