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視為前途似錦的打工皇帝,忽然劈炮自稱留學去,丟下一句「適當時候,想休息一下,追求理想」。因為「理想」實在太「清高」,在這個抓錢第一的社會,難釋眾人的猜疑,除非主動「釋法」。
停下來的不是火車頭,是一向愛拼才覺得勁的工作狂,當然事出有因,必須有個合情合理的說法。
實在很難理解,工作衝得火紅火綠,真的好過癮?有幾大滿足?精采過……上月球?衝的時候,身邊盡是讚美嘉許,自我感覺良好。到衝動的階段過去,高處不勝寒,退後半步一看,背脊一涼,當年自以為很神舟五號的威風,原來是一場名利慾的假發射,退一步已經半隻腳着了陸,飛上太空的感覺,根本是幻覺。你以為一人之下的無敵位置,不是神舟五號給你的,是另一個號碼,是叫做蘇丹紅一號的毒藥。
也許是煙霞犯境,海闊天空的日子已經無多,心甘命抵肯退一步享受一下眈天望地樂趣的人,有微升趨勢。去年政府統計處調查過,忽然放棄工作的香港人,從四月到六月,有二萬三千七人。唔撈的原因是「想休息」、「缺乏工作動機」和「無經濟需要」。這兩萬人當中,十五至廿九歲佔25%,三十到四十九佔45%,五十歲以上30%。「棄業中年」選擇半隱蔽半植物方式的生態,頗環保。退出江湖的中年愈多,中環的交通因而暢順許多,抑鬱、失眠、便秘、痛風的中年求診者也會大減。
三十花樣年華行路上北京,四十九還可以搭尾班車生三個。到了人生熟透得結果的這些年月,撐下去OK,退下來才勇敢。噢,不是叫你學董先生,相反哩,到你六十打煲呔時,才重披戰衣,殺出西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