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一項調查結果推算,本港有近二萬一千六百名青少年已「打機上癮」,他們平均每周上網打機超過五日、每日逾五小時,主要是打戰爭及賭博遊戲,以及每六人中就有一人在參與色情成份的網上遊戲後成癮。 記者:陸羽平
這些青少年放學後除了吃飯及洗澡外,其餘時間都是用來打機,因而致荒廢學業、身體欠佳、脾氣暴躁、人際關係惡劣。負責是項調查的機構強調,若要預防打機上癮,青少年必須懂得平衡生活模式,家長應為子女提供合適的電腦器材,而政府則應加強監管網吧。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去年十月至今年二月,訪問了一千一百八十二名使用互聯網的中一至中五學生。調查發現,百分之五點四的受訪學生出現打機上癮情況,以現時全港中一至中五學生人數約為四十多萬推算,即有二萬一千六百名學生已打機上癮。他們每天上網打機達五點五小時,遠較一般未上癮青少年的二點九六小時為高。
此外,受訪學生選擇電腦遊戲的類型多以智力及模擬為主,但色情遊戲最易令他們上癮,每六名玩過電腦色情遊戲的人中即有一人上癮。他們一旦在停止打機後,仍會經常想着遊戲情形,並出現不能自控及停止電腦遊戲活動時會覺得不安、煩躁等。
該服務處專業助理郭毅權稱,本港打機上癮的青少年人數雖然不算太多,但情況值得關注。青少年對性充滿好奇心,惟家長在這方面卻諸多避忌,選擇色情遊戲的青少年初時會選擇如打麻雀除衫的遊戲,隨着刺激度減少,就會變本加厲,透過瀏覽更多色情網頁來增加快感。他憂慮玩色情遊戲上癮的青少年會因而失去自控能力,更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付諸實行。
該服務處屬下「樂Teen會」督導主任葉穎思認為,預防打機上癮,青少年必須懂得自我克制;家長應為子女提供合適的電腦器材;而政府則需加強監管網吧。
此外,該服務處昨日舉行「4.15」話停就停行動日,呼籲青少年應具自控能力,不要沉迷打機,有關活動由立法會議員單仲偕、教統局首席教育主任潘漢雄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高級系統經理張兆星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