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是否能如願協辦○八年奧運馬術比賽,國際奧委會要到下周二(十九日)在德國柏林會議上才有定案;但特區政府似乎胸有成竹,與馬會及北京達成協議,由馬會斥資改建部份沙田體育學院設施,作為奧運馬術比賽的場地及選手村。曾一度培養出不少精英運動員、已有二十三年歷史的體育學院,可能在兩年內面目全非。
據悉特區政府昨日派員到體育學院,與院內部份高層,包括職員、教練以及香港體育總會代表召開臨時會議,內容是有關將體院改建用作奧運馬術比賽。會後,政府代表更再三叮囑各與會人士不得對傳媒表達意見。新任體院主席李家祥昨向本報記者表示,港府有意把體院改建為馬術比賽場地的消息,是「比較誇張」的說法,但他不願說明詳情,僅說若國際奧委會落實馬術項目在香港進行,相信當局會考慮不同方案配合賽事,包括興建場地及配套設施。
消息指,由於體院鄰近沙田馬場,加上內部設施因多年使用而出現「老化」;像去年初體院內的田徑跑道,因老化而須重鋪,當時花去近四百萬港元重鋪泰坦跑道。於是政府想到將體院用作奧運馬術配套設施,原有體院將遷往其他地方,構思中包括已有運動設施的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烏溪沙青年新村或大嶼山一些新開發地段。一切搬遷的費用由北京支付。
民政事務局及馬會昨均沒有否認改建體院的消息,該局發言人表示,對消息不予置評,並強調需待國際奧委會決定後有進一步評論。接近馬會消息稱,目前馬會雙魚河施設足可舉辦國際性馬術賽事,而且馬會有宿舍可供選手入住。除非國際奧委會有特別要求,否則不必另行興建新場地。然而,現役馬術代表麥嘉欣昨日對改建體院一事表示歡迎,她說:「體院靠近沙田馬場,裏面可以興建馬醫院及檢疫系統等。」
前體院足球部總教練郭家明昨晚表示,對改建體院不會感到意外,因過往已多次傳出將體院現址改建。首批在銀禧(現體院)執教的其中一位著名教練郭家明指出:「始終體院已有二十幾年歷史,很多設施及場地規劃可能已經唔能夠滿足培訓精英運動員需要,如將體院搬遷再規劃所有場地,未必不是好事,不過,只擔心體院搬到較偏遠地方嘅時候,交通不便,對精英運動員培訓造成影響。」
香港武術隊代表鄭家豪謂,體院現時主要負責精英運動員的培訓,如搬到一個更大地方問題不大,可能是好事,如果搬到更細地方則可能有影響。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若舉辦奧運馬術比賽涉及港府公帑資助,當局有必要向立法會交代。他又稱,興建新場地及選手村均須考慮經濟效益及公開公平,不能官商勾結及私下批地,以免淪為數碼港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