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指數估量匯價

巨無霸指數估量匯價

巨無霸形象深入民心,小小一個麵包,原來可以用來微觀世界經濟概況。權威財經雜誌《經濟學人》,由一九八六年開始,就按各地巨無霸價格,利用購買力平價理論(PurchasingPowerParity),編定出「巨無霸指數」。
《經濟學人》認為全球所有麥當勞出售的巨無霸,無論在體積、用料、包裝以至味道,都相差無幾,因此售價應該四海相同,於是以巨無霸在各地的售價,比較各國購買力,推算出各種貨幣的長遠滙價走勢。
假如以美國售價作為依歸,比較港美巨無霸的售價,來釐定兩地滙率,若發現港元的「巨無霸合理滙價」,比實際滙價高的話,港元就可能升值,相反若比實際滙價低就可能貶值。

衍生比較各地工資方法
瑞士一家金融機構在二○○三年,又從「巨無霸指數」理論上,衍生出另一種比較各地工資的研究方法,發現東京、芝加哥、紐約和香港的工人,平均只需工作十至十三分鐘,就能購買一個巨無霸,相反非洲內羅畢人就用埋頭苦幹三小時零五分鐘,才可享受一個巨無霸,反映東京、芝加哥、紐約和香港的工資遠超非洲內羅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