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美式文化征全球<br>麥當勞叔叔50歲了

推動美式文化征全球
麥當勞叔叔50歲了

五十年前的今日,麥當勞第一家連鎖快餐店在美國伊利諾州德斯普蘭斯(DesPlaines)開幕,收銀機內只有三百六十六美元。今日,「金黃雙拱門」M字招牌已在全球一百一十九個國家和地區豎立了三萬一千個,每天招呼四千七百萬客人,一年收入逾一百九十億美元(約一千四百八十億港元)。
芝加哥大學商學研究院教授施雷格說,麥當勞的成功秘訣在於不斷創新,與時並進。貴為世界第一連鎖快餐集團,麥當勞半世紀傳奇是企業創新的必讀個案,是社會轉變的一面鏡,也是美式文化征服世界的故事。這裏是麥當勞走過的半世紀傳奇。

1950年代 繁忙都市寫傳奇
麥當勞傳奇始於一九五四年,奶昔機經紀雷文洛克(RayKroc)在美國加州看見麥當勞兄弟採取工廠生產線式運作漢堡包餐廳,食品造得快而廉,生意很好。雷文洛克從中看穿一套成功方程式,跟麥當勞兄弟簽協議,創辦麥當勞公司,在全國開設特許經營連鎖店。麥當勞食物水準穩定,服務快捷,環境整潔,正好切合當時美國人生活節奏日益繁忙、近郊居民隨時駕車外出找地方吃飯的趨勢,分店數目在五十年代末已達一百家。

1960年代 傳媒勢力促擴張
宣傳口號:1960年LookfortheGoldenArches(尋找金色拱門)
麥當勞進入急速擴展階段,在傳媒力量膨脹的年代,藉廣告攻勢將企業形象打進千萬美國人的心。富現代感的「金黃雙拱門」標誌六○年面世,美國人無論去到哪裏,看見那M字招牌,就知道可以有漢堡包吃。六三年引入吉祥物麥當勞叔叔,令吃「麥記」帶來開心歡笑的形象深入民間。隨着宣傳渠道由廣告板擴大到雜誌和電視廣告,麥當勞分店數目在六八年突破一千家,並於之前一年進軍國外,在加拿大和波多黎各開分店。

1970年代 遊樂場吸引兒童
宣傳口號:1971年YouDeserveaBreakToday-SoGetUpandGetAwaytoMcDonald's(你今天應休息一下──起床快到麥當勞)
麥當勞看見美國職業婦女冒起趨勢,將宣傳重點轉至兒童,七○年開始以「麥當勞樂園」為背景的廣告,翌年在加州開設首家附設大型遊樂場的快餐店,七九年引入附送玩具的「開心樂園餐」。另一方面,針對繁忙的家長,麥當勞喊出「今天你應休息一下」口號,將老少消費者一網打盡。七五年又引入「駕車速購店」,方便連停車坐下吃東西也沒有時間的顧客。

1980年代 共產社會的肉食
宣傳口號:1984年It'saGoodTimefortheGreatTasteofMcDonald's(這是餮饕麥當勞的好時光)
美國積極擴大全球的影響力,麥當勞也亦步亦趨。創辦人雷文洛克八四年逝世,沒有打亂麥當勞的全球擴張步伐,平均每十七小時就有一間新店在世界某角落開張,八九年開幕的香港杏花邨分店,已是全球第一萬一千家。麥當勞八十年代進軍的地區,包括西班牙、台灣、古巴、土耳其和南韓,八八年更打進了仍屬鐵幕國家的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在冷戰結束前後,共產政權下物質短絀,麥當勞成了民眾有肉食的唯一途徑。

1990年代 大舉向鐵幕進軍
麥當勞全球化大勢持續,新店在蘇聯解體前的莫斯科、中國北京以至沙地阿拉伯回教聖城這些過去難以想像的地方開幕,充當了美式文化大使。不過樹大招風,麥當勞也成了反全球化人士批判目標,九十年代一大焦點,是麥當勞的包裝製造大量垃圾,麥當勞回應環保人士批評,九○年宣布開始用可回收再造物料,又設小組研究如何減少世界各地分店製造的垃圾。

2000年代 顧客更健康
宣傳口號:2003年I'mlovin'it(我愛它)
新世紀的麥當勞,面對全球性經濟放緩和講究健康飲食的新形勢,二○○二年第四季首次出現赤字。當時走馬上任的行政總裁坎塔盧波說:「世界變了,我們的顧客變了,我們都要改變。」他從餐單引入沙律和鮮果等較健康食品,並以增加現有分店銷售額取代開新店,成功扭轉公司劣勢。
法新社/美聯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