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香港優勢有隱憂

理財智慧:香港優勢有隱憂

澳門只是一個人口數十萬的地方,而且資源亦很貧乏,如果以農業、工業或商業來帶動經濟,效果未必理想。
澳門政府很大部份稅收是來自博彩業的,而旅遊業亦是澳門經濟的重要支柱——在一個細小而開放型的經濟體系,大力拓展旅遊業,是一個支持經濟發展的有效方法。
與香港不同,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的澳門,回歸之後仍然保留大量葡萄牙式建築,使到澳門的澳葡文化得以保存;相反,香港現在保存的英式建築不多,就算曾經有過,很久以前多已被高樓大廈所取代,而這些玻璃幕牆大廈,使到香港難以與其他城市區分,缺乏了城市建築的獨特個性。
曾經有從事旅遊業的友人對筆者說,澳門保留的舊澳葡建築,就算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也未必能找到,而澳門政府亦花大量金錢去保護翻新這些建築物,使它們成為澳門特色之一。客觀地看,香港在保留舊建築的工作力度,似乎不及澳門。
澳門的設計藍圖是發展拉斯維加斯的賭博事業,亦即結合娛樂、表演、會議展覽的賭博事業。如果單以賭博事業發展來說,相信澳門在這方面已是區內發展得比較出色的地方。

展場不足酒店貴
問題是,澳門在展覽及會議方面的業務還沒有起飛;相反,香港在會議及展覽方面已執區內的牛耳。
香港辦的展覽會,很多是達致國際水平。每年有不少買家由世界各地飛到香港買貨,為香港酒店業及零售業帶來不少收益。不過香港展覽場地似乎不足夠,酒店房租又漲價過高,影響到外商來港參展的意欲。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難保部份展覽會移師到澳門或香港鄰近地方舉行。
若要維持香港在會議及展覽方面的優勢,相信要多下點工夫了。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