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證明創業難守業更難,「太平館」1860年在廣州起家,至今傳至第五代,屹立不倒整整145個年頭。招牌菜「瑞士雞翼」之所以起朵,除靠一鍋千年瑞士汁外,還得拜一個不諳英文的侍應所賜。
記者:陳心
攝影:楊錦文
廣州開業轉戰香港
「太平館」創辦人徐老高,原是廣州沙面一外國洋行的廚師,善烹西菜的他在1860年自立門戶,在廣州太平沙開業,因地取名為「太平館」,成為廣州最早出現的西餐廳。他特製的燒乳鴿、煙䱽魚及葡國雞聞名南粵,至抗日戰爭的爆發,第三代負責人恐家業不保,遂在1937年帶同一位廚師到香港,在上環三角碼頭附近的東山酒店正式開設香港第一間「太平館」。
瑞士雞翼之所以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美食,全拜瑞士汁底所賜,汁底每天用雞骨、豬骨、紅蘿蔔、洋葱、紹酒、香料熬5小時,再加一等頭抽、片糖、乾貝慢火烹調,最後混一定份量的汁膽(即每天用剩的瑞士汁)而成。汁膽蘊含數十年精華所在,已成所謂的「千年汁」,味濃帶甜,甜而不膩。
橫跨五代質素如一
現在「太平館」由第五代傳人徐錫安主理,雖然橫跨五代,人和物都隨時代不斷變遷,但食物質素始終如一:「我堅持所有用料都要最新鮮,炒牛河用嘅河粉用唔晒嘅話,唔會0留番聽日賣,煙䱽魚要用最貴過百蚊一斤嘅的鷹䱽,4至5斤一條,去頭去尾做唔到幾多個Order,海龍皇湯湯底用新鮮石斑骨加大蝦頭熬製,好少餐廳肯落咁重本。雖然飲食業競爭愈來愈大,但我絕對唔會將價就貨,以免影響『太平館』食物質素。」難怪會吸引到許多明星、名人光顧。
將錯就錯成經典
用來烹調瑞士雞翼的靈魂瑞士汁,不但歷史悠久,就連名字由來也有段古。話說在約90年前,廣州「太平館」招待一洋人食客,他對帶甜的豉油雞翼讚不絕口,用英文說:「Sweet!Sweet!」當時侍應英語水平低,不諳他說甚麼,略記英文發音向他人請教,結果有人誤將「Sweet」當成「Swiss」,推斷他說雞翼味道有瑞士風味。自此,餐廳便把這種汁料改名為「瑞士汁」,用此汁烹調出來的雞翼便稱為「瑞士雞翼」,後來雖知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但因當時社會流行在食物名稱前加洋名字,如法蘭西多士、戴安娜牛扒等等,所以決定將錯就錯,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食客有Say
太平館餐廳(28992780)
地址:香港中環士丹利街60號
營業時間:11:00am至12:00mn
座位:約1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