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月份貿赤擴大至610億(美元.下同)之歷史新高,除受油價居高不下,導致進口金額增加之外,主要原因,還是收唔到掣的美國消費者所帶來的貢獻。
儘管美中2月份貿易逆差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67%,但相對1月而言卻收窄13.8億至138.7億,是去年5月以來最少的單月數字,是中國向美國買多了貨?反而美國對經濟仍甚疲弱的日本和呆滯不前兼(歐元)滙率高企的歐洲等地區之貿易逆差錄得上升,這足以反映美國消費者愛花費之德性之同時,亦證實本欄一直強調,美元走弱對改善貿易的作用不大之說非虛。假若要將這個不平衡現象扭轉,要嘛便是歐、日甚至亞洲內需能夠增加,當可紓緩這個「大吸盤」之負荷,或是美國經濟急劇放緩,前者以目前形勢看來機會不大,後者正如筆者所指,「大板塊」一旦移動,全球將面臨「海嘯」的衝擊,兩者中不是無可能,便是暫不容發生,汝道是否死結?不過只要資金還繼續眷戀美國,這枚計時炸彈暫不會被引爆。
此外,聯儲局3月份會議紀錄縱使對通脹威脅存有戒心,但卻未至於出現憂慮的字眼,市場將之演繹為儲局就算加息也不會重手,故美股前日先挫後揚,美元則先升後跌。本欄早前建議的沽英鎊盤昨日已在1.8930遭止蝕,但仍有270點子利潤,餘下的沽日圓盤繼續持有,如果hit到止蝕,執250點都算啦!
至於股市,杜指10300點似有強大支持,港股由13360點附近至今已回升超過400點,在大多數人睇淡的環境下,筆者膽敢提出「莫被蒙蔽趁低吸納」(4月4日欄題),總算對忠實讀者有所交代了吧!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