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港兩地經濟日趨融合,港人面對內地人的競爭挑戰亦更趨激烈,在內地搞廠多年的毅力工業(332)主席林文燦卻力撑自己人,認為兩地人材的質素仍有一段距離,至少在招聘財務和管理職位上,他一定會任用港人。
「『食水』、貪污、收受賄款佢哋都覺得無問題!」林文燦指出,這些在香港視為刑事罪、可能導致坐監的違法行為,內地人卻不當一回事,與港人的意識有很大分歧。因此他不時會邀請廉政公署派員到公司,向各部門主管灌輸廉潔之道,再透過主管向內地員工宣傳廉潔訊息。
他直言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於內地公司,更被視為正常不過的現象,但一旦發現有員工貪污,他必炒無疑。「一發覺一定冇得傾,係佢唔珍惜份工!」
林文燦還有一道絕招應付此難題──就是將一些對外的敏感職位,如採購部、物料承銷組,及外來物料品質檢查組的內地員工,每3個月調任一次,令他們不易跟外界建立關係。現時,毅力有超過30名香港管理人員長駐內地廠房,管理內地逾3萬名員工。
至於香港基地,目前仍聘用100名本港員工。他慨歎本港工業的勞動市場已出現難以彌補的斷層,很難在香港發展工業,他曾試過花數個月時間在港招聘電鍍、塑膠部技術管理員,月薪高達2、3萬元,但也找不到合適人選。
他贊同港府推動創意設計工業,以配合本地工業發展。現時,毅力的產品,外形設計均來自本港、日本及意大利的設計師,不過,內部設計則由內地員工負責。
毅力工業最近獲《亞洲貨幣》雜誌選為亞太區最佳管理小型企業,該項殊榮是由192位來自歐美及亞太地區的分析員和基金經理投票選出。能夠脫穎而出,與林文燦平日勤做工夫加上日子有功不無關係。他指出,毅力透明度高,設有專人接待基金經理投資者,安排定期會晤及參觀公司活動,讓外界充份了解其經營狀況。
這招是否奏效?從現時有超過20隻基金持有毅力股份可見一斑。
今年5月,毅力又計劃於舉行小股東聚會,聽取小股東意見。他認為公司發展了29年,由細廠做到大廠,就是因為願意接受員工意見,不斷改善業務。
他指出,受到基金經理垂青,一大原因是「講嘅嘢實做到」,雖然去年上半年受原材料價格急漲,拖累純利表現,但營業額仍保持增長,反映管理層的努力。
此外,嚴格控制品質,更是公司賴以生存的「命脈」,故此他寧願延遲推出新產品,也要做好一切可靠性測試。
記者:周燕芬
部份相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