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控股(392)業績無驚喜,稍有的增長,也是來自特殊項目,去年各項業務互有榮辱,亦出售多項業務權益,正在重組業務中,因而未有好表現。
去年北控盈利5.03億元,增長11.8%,每股盈利81仙,中期息10仙,末期息20仙,全年股息30仙,增加7%。
去年出售北京西門子(前稱國際交換系統)20%及建國飯店50.5%,錄得特殊利潤1.33億元,而對一些投資及資產撥備7193萬元,扣除特殊利潤淨額後,業績稍低於上年,去年亦出售全部三元食品權益,但仍待有關部門批准,去年應佔食品業務的虧損則為6620萬元。
北控的主業為基建,包括公路及水廠。首都機場高速車流量增24%,業績增35%至1.8億元,深圳石觀公路貢獻只增3%,只有2359萬元,北京第九號水廠貢獻穩定,經營溢利為1.28億元。
啤酒業雖受成本上升影響,不斷收購及發展,經營盈利仍增13.3%至1.28億元,另有攤薄股權收益3766萬元,燕京啤酒去年銷量288萬噸,全國市場佔有率11%,啤酒業是北控主要經營的業務,牽涉經營策略,至於基建,收益受政策限制,與策略無關,只是管理而已。
王府井百貨有擴展,營業額增長47%,店數已增至14家,但出售成都地產項目虧損,抵銷增長,王府井業務不限於百貨,基本條件限制,已計劃出售。
淺層地能系統業務(供應冷熱系統)擴展順利,增長18%,是北控上市後有成績的新業務(不計收購基建項目)。
其他科技業務未有突破,旅遊業務轉好,但貢獻有限。
目前北控正在重組,除已出售食品、酒店及電訊系統外,亦計劃出售零售及旅遊業務,將以基建為主,啤酒為輔,日後的發展,亦將集中於基建,包括公路及水廠以至地能系統業務,母公司正計劃投資燃氣項目,希望可以參與,但投資額龐大,短期並非注入資產的適當時機。
以基建為主,只能穩健,並無潛力,現價11元,PE13.6倍,息率2.7厘,扣除特殊利潤,PE是15.4倍,已是偏高,暫應觀望。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