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br>中日關係不斷惡化的根本原因 - 張華

解讀中國:
中日關係不斷惡化的根本原因 - 張華

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進一步掩飾侵華史實,以及日本極可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只是北京萬人反日大示威的導火線,並非中日關係不斷倒退的真正原因。中日關係近年不斷惡化,根本原因是兩國人民都無法正視對方的轉變,因而在民間形成強大的反日和反華情緒,令兩國政府受到很大壓力,無法及時推出理性的政策,修補日益擴大的中日關係裂痕。
過去幾年,特別是小泉純一郎上台後,日本加速「國家正常化」的步伐。日本現已成為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經濟強國,亟需強化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以保護她在世界各國的利益。因此,日本不但着手修憲,加強自衞隊的軍事功能,還積極尋求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但是,對於日本這個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纍纍罪行的戰敗國,成為與中、英、美、法、俄平起平坐的政治大國,很多中國人難以理解。而且,日本在新版的歷史教科書中,不是淡化或美化侵華戰爭,就是把責任推到中國人身上,這是中國人絕難接受的。簡言之,中國人難以接受日本將成為政治大國的轉變。
對日本而言,最大的憂慮就是中國的崛起,「中國威脅論」在日本大有市場。隨着十多年急速的經濟增長,中國的國力早已今非昔比,現已儼然成為亞洲的龍頭,而地緣的因素卻令日本感受到愈來愈大的中國政治及經濟壓力。

可是,日本人早已對俯首聽命、積弱的中國習以為常。六、七十年代,中國受到西方圍堵,只有少數日本左翼人士跟北京交往,故日本政客在北京很受禮遇。一九六○年日本社會黨代表團訪華時就侵華戰爭道歉,毛澤東卻說:我還要感謝皇軍,沒有皇軍進來,我還下不了山。八十年代以後,中國的改革開放亟需外國資金技術,而日本此時向中國提供日圓貸款及無償援助(每年幾十億美元)。因此,每逢中日關係出現問題,北京總會忍讓,並全力遏制國內的反日活動。但隨着國力日增,中國開始向日本「說不」,
對日本不假辭色,日本人又怎能接受這種改變呢?
因此,無論日本,還是中國,民間都有很大的壓力,要求政府強硬應付對方的「不合理」行為。但是,只要這種民間壓力不會直接變成政府的政策,而未來一段日子又不再發生事故,中日關係應能稍稍喘口氣。
至於北京的反日浪潮,很可能就像九九年美軍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後掀起的全國反美示威一樣,幾天後由最高領導層發表措詞強硬的講話,然後示威抗議活動自動的偃旗息鼓。畢竟,這次反日示威,跟上次反美示威有很多相似之處,完全在政府的操控之中。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