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沙田美林邨一個綜援家庭的中年男戶主,昨晨突然跳樓自殺,倒卧大廈地下重創不治。死者妻子接報趕落樓認屍,悲慟不已跪屍痛哭。死者沒有留下遺書,但患有柏金遜症,不排除是不堪長期病患折磨,警方正展開調查,事件無可疑。 記者:黃曄寧
跳樓自殺男子姓梁(五十三歲),與姓戴(三十六歲)妻子及兩名兒子(十四歲及七歲)同住美林邨美桃樓一個單位。據稱,死者十多年前在地盤工作時遇上工傷,頭部遭撞擊後患有柏金遜症,自此無法工作,一家四口靠綜援金過活。梁妻稱,丈夫的日常生活受疾病困擾,但不察覺有自殺傾向,沒料到突然「不辭而別」,令她既驚愕又難過。
事發於昨晨六時五十分左右,大廈管理員聽到「嘭」聲巨響,查看下發現一名男子從高處墮下,倒卧美桃樓地下,於是報警。經救護員檢驗,證實墮樓男子已告不治。
警方在死者身上的證件查實其身份,並即時找到其妻兒趕至認屍。死者妻子目睹丈夫屍首激動嚎哭,多次撲前揭開蓋屍的白布,呼喊丈夫名字,場面令人動容;最後跪在屍旁哭至聲嘶力竭坐倒地上,要由兒子及警員扶起返家。
腦科醫生黃震遐指出,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部衰退疾病,因為負責傳遞神經訊息的化學物「多巴胺」數目下降,直接影響肌肉活動,令患者出現手腳震顫、肌肉僵硬、動作遲緩、平衡困難等病徵,令起居生活大受影響。
柏金遜症多發生於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身上,惟部份患者亦會早於四十歲左右發病。此病症暫時沒有根治方法,但可透過手術、藥物及物理治療,紓緩病徵及減慢病人衰退速度。黃震遐叮囑患者定時食藥,並要配合適量運動、積極心境來面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