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投資者在最初接觸期權概念時,都會被一句說話吸引:「買入期權是一種『風險有限、利潤無限』的投資。」但買入期權,利潤部份其實只是結算價減去期權金而已,又怎可說「無限利潤」呢?不過,「有限風險」這句說話,倒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在認同風險「有限」的同時,若能兼顧「期權金高低」的潛在意義才作投資,則可添勝算。當期權金太少時,意味着這是一個極價外期權,在「有限風險」之餘,其實風險亦高。
試看看買方在不同市況下的策略:當買入期權後,如方向正確的話,期權價值便會上升。但因為期權的時間值會隨着時間過去而消失,愈接近到期日,時間值下降速度便愈快,最後可能因時間值耗盡而變得一文不值。
至於沽出期權又是否真箇「利潤有限、風險無限」呢?
沽出期權的利潤就是收取「期權金」,這當然是「有限」。但換個角度去看:若以賺錢機率計算,其實沽出期權賺錢的機會是2/3。因為市場走勢只有3個可能性:升市、跌市及牛皮市。沽出認購期權的風險只是遇上升市、沽出認沽期權的風險只在跌市,但如果市況牛皮待變,期權便會隨時間消逝而減值,對沽家有利。
故此,雖然期權沽家有蝕無限的潛在風險,但相對買家,其風險實在很低(近兩年恒生指數每月高低差平均只有約800點)。
文錦輝
亨泰期貨有限公司經理
[email protected]
本版作者文錦輝、黃國英和盧任培均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文中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