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不平衡危機惹關注

國際視野:不平衡危機惹關注

本欄經常提及的全球不平衡危機,最近喚起多個國際金融組織的關注,繼早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環球金融穩定」報告中提出警告(昨日本欄已略述)後,前日世界銀行(WorldBank)發表的「2005環球金融發展」報告亦表達了箇中憂慮。

美成全球唯一買家
世銀指過去兩年,全球經濟錄得可觀的增長,皆拜美國消費者和中國強勁的需求所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去年更錄得平均6.6%的紀錄增長。可是大部份這些國家(包括中國)的貨幣若非直接或間接和美元掛鈎,便是政府或明或暗積極地進行干預,目的為爭奪出口市場,光看經濟增長幅度,已知費勁的確能爭取到理想的回報;另方面其在市場購入的美元又重投美國聯邦債券,根據世銀統計數字,去年新興國央行之美元儲備,由前年的2920億急增至3780億,這個循環,在美國亟需資金流入以填補因貿赤流失大量美元的情況下,正是天衣無縫。不過就是因為新興國央行不斷買入美債,卻令美國利率水平被扭曲,亦促使美國消費者放棄儲蓄的念頭,形成美國是全球貨品出口的唯一大買家,這個不平衡現象根本不可能亦不應該持續下去。
隨着過去3年美元不斷貶值(以貿易加權計約為30%),新興國家儲備有如水瓜打狗──無了一截,不無影響其財政狀況,假如美元再跌,不難惹來另類「想法」,這個危機實不容忽視,故呼籲新興國政府必須正視問題,並設法採取較具彈性的滙率政策,以及提高內部消費,幫助將這個不平衡現象逐漸「校正」點,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上述言論相信讀者已耳熟能詳了吧!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