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最新零售數據,2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167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6.5%,優於市場預期,是本港連續19個月錄得增長。若將1及2月份一併計算,增長為9.6%。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關百豪指出,有關增長符合預期,仍然維持今年零售市場單位數增長的預測。
政府公布,若扣除期間的價格變動,2月份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較04年同期增加16%。今年首兩個月總銷貨數量則錄得8.8%增長。1月的經修訂零售業總銷貨值估計為19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1%,期內總銷貨數量則上升3.1%。
今年首兩個月,銷貨值錄得最高增幅的類別為珠寶、手表及禮品等貴價消費類別,按年增長幅度為17%;其次為衣服及鞋類等類別,共錄得16.7%增長。廣受內地自由行旅客歡迎的電子產品,增長15%。
關百豪表示,從首兩個月的數據來看,本港市民特別是中產階層的消費意欲在持續復甦中,並集中反映於貴價商品,反觀如超市及食物等類別,則只錄得單位數增長,顯示普羅大眾的消費力未全面復甦。不過他指出,隨着預期下半年失業率進一步下跌及迪士尼開幕,本土消費意欲應可進一步改善。
關百豪表示,該會對全年市道持審慎樂觀態度,雖然近期業主的加租幅度較去年第四季溫和,但對零售商仍是壓力,連同加息及油價高企等因素,將是零售業今年的主要隱憂。
渣打銀行經濟師許長泰表示,本地消費表現首兩個月較預期理想,內地旅客是主要動力,數據亦反映本土消費穩步復甦。
他相信,隨着迪士尼9月開幕,加上直接影響本土消費表現的失業率,可望於下半年進一步改善,對今年零售市道持樂觀態度,但該行暫不擬調高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預測。
渣打銀行預測今年本港經濟增長幅度為4%,全年零售銷貨總值,則估計較去年有7至8%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