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前的金融條例,如果放貸人借出貸款所收取的利率1年超過60%,便可以稱之為「高利貸」(大耳窿)。那麼真正的大耳窿運作究竟如何?而他們所收取的利息又怎樣計算?
最常在電影片中看見高利貸的計算方法是「九出十三歸」,亦即借100元的話,只會給予債仔90元,餘下10元扣起當作手續費,而到期還款之時,便要歸還130元。
如果要計算出高利貸所收到的利率是多少,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還款金額/借款額-1=130/90-1=44.44%
貸款的息率高達44.44%,屬於驚人的利率。但要記住,這利率並不是實際年利率,因為還沒有計算1年之內有多少次複式計算。
在電影之中,最常聽到「起釘」這名詞,這亦是高利貸術語之一,意思是指利息要多少周期複式計算一次。
例如「7日起一次釘」,亦即每7天計算利息一次。一年有365天,大約有52個星期,如果每7天計算複式利率1次,假若現在借了1元的高利貸,按照「九出十三歸、而每七日起釘一次」的計算辦法,1年之後究竟需要還多少錢?
借1元還2億
要計算出結果,可以借助有效利率(effectiveinterestrate)的計算辦法,其公式如下:
(1+r/m) m -1=(1+0.4444) 52 -1
=$201,256,050.1
不用驚訝,上述公式的答案沒有計算錯誤。按照「九出十三歸、而每七日起一次釘」的計算方法,1年前借入1元,1年之後便要還2億多。如果懂得簡單商業數學,便會知道高利貸絕對借不得!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