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頭亮麗的頭髮不僅表現出個人的健康,亦有助增添自信,但不少市民對個人頭髮護理卻仍抱着愛理不理的態度。有調查發現,近百分之五的受訪者每隔三日或以上才洗頭一次;髮型設計師指出,長時間不洗頭不僅令人看來蓬頭垢面,而頭髮表層積累過多頭皮及油迹,都會造成頭髮脫落。 記者:陸羽平
屈臣氏個人護理店上月訪問了一千五百六十四名市民,調查他們對頭髮如何影響社交行為的看法。結果發現,八十一名受訪者選擇每隔三天或以上才洗頭一次,三十二人解釋這是因為個人喜好,二十一人解釋是因為自己懶惰,其餘則表示是因為頭髮太乾、天氣太冷或少見人等。
此外,調查結果又顯示,八成的受訪者認為深啡色的頭髮較黑色頭髮更為吸引;七成二的受訪者指女性蓄直髮較為吸引;近八成受訪者最喜歡男性擁有一頭及耳的直髮。
九成六的受訪者直言,自己受到頭髮問題困擾,包括頭髮打結、太乾、多頭皮或多頭油等。兩成六人認為頭髮是繼體味之後的第二號社交大敵,重要程度較衣着、皮膚或化妝更甚。
著名髮型設計師PiusYiu解釋,頭皮表層與皮膚一樣會分泌油脂,長時間不洗頭,頭髮表層會積聚過多的油脂和頭皮,容易引致頭髮脫落。油𣲷𣲷的頭髮不僅影響儀容,亦會散發難聞異味。Pius建議市民除選擇適合的洗髮水外,應早晚洗頭一次:在晚上洗頭後,每天早上也用稀釋洗髮水再加暖水沖洗一次。
他又說,香港夏天較潮濕,頭髮會較重及向下跌,因此要勤洗頭以保持清爽。另外,夏天紫外線較高,容易對頭髮造成傷害,市民可先噴上護髮噴霧後才上街。